林語堂娶的人叫廖翠鳳,挂念了一輩子的人卻叫陳錦端。
  
  陳錦端出身名門,父親陳天恩是歸國華僑,早期資助過孫中山。女兒和林語堂談戀愛後,陳天恩雖然欣賞他的才華,但更希望女兒找個殷實的人家。為了讓林語堂徹底死心,他直接告訴林語堂:我已為錦端定了親。
  
  陳天恩雖然狠心,內心深處對林語堂卻有一份愧疚,為了彌補這份歉意,他決定幫助林語堂再開始一段戀情。他有意把隔壁鄰居廖家的二女兒廖翠鳳介紹給林語堂。廖家也是當地巨賈,沒有很重的門第觀念,廖翠鳳也很喜歡林語堂,她的兄弟和林語堂是好朋友。
  
  廖翠鳳的兄弟設宴邀請林語堂,林語堂自然要赴約。在飯桌上,林語堂老覺得有人瞧著自己。許久後再問起這事,已是妻子的廖翠鳳坦言道:我當時在數你吃了幾碗飯,怕你沒吃飽。
  
  兩人很快就熟悉起來,可直到大學畢業,林語堂對廖翠鳳還是沒有一個交代。母親勸說女兒:他就是個牧師的兒子,和他在一起,苦。可廖翠鳳堅定地回了一句:窮有什麼關係?這話利落得讓母親無法反駁。
  
  從朋友那裡聽說此事後,林語堂心中萬分感激,如有此妻,夫復何求。
  
  1919年,林語堂與廖翠鳳結婚了。結婚時,林語堂在眾目睽睽之下一把火燒了結婚證書,解釋說:結婚證書只有在離婚時才用得著。他用這件事提醒自己要與眼前這位女子共度一生。
  
  婚後不久,林語堂與廖翠鳳一起到國外留學,回國後在北京、廈門等地教學任職,並有了三個女兒。
  
  陳錦端悔恨不已,拒絕了父親為她挑選的富家子弟,遠渡重洋獨自去美國留學。留學歸來時,她仍孤身一人住在上海。
  
  陳廖兩家是舊識,廖翠鳳便經常邀請她來家中做客。廖翠鳳很坦然地對孩子們說:爸爸曾喜歡過你們錦端阿姨。孩子們好奇地問林語堂,為何他畫中的女子都是同樣的髮型,林語堂也不避諱,說:錦端的頭髮就是這樣梳的。
  
  廖翠鳳對陳錦端的坦然、林語堂對孩子們的豁達化解了他們的婚姻危機。夫妻之間對於前任,最好的方法就是坦誠相見。
  
  也許是因為記恨父親以門戶之見趕走了自己的至愛,陳錦端始終沒有選擇嫁入父親眼中其他門當戶對的大戶人家,32歲時才嫁給廈門大學一名普通的教授。
  
  有一天,陳錦端的嫂子登門拜訪,當得知陳錦端居住在廈門時,林語堂不禁雙手硬撐著輪椅的扶手想站起來,並連聲說:你告訴她,我要去看她!一向通情達理的廖翠鳳忍不住斥責:語堂!不要發瘋,你不能走路,怎麼去廈門?林語堂聽罷,頹然地倒在輪椅上喟然長嘆。廖翠鳳心中既憤慨又悲涼——60年的相守仍然換不到一顆真心。
  
  相守與相愛之間到底隔了幾條溝壑?想來廖翠鳳這一生都沒弄懂這個問題。而林語堂懂得愛,更懂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道理,自此,林語堂與陳錦端再未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