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後,當媽的總是很操心:
怕他冷、怕他餓,更怕他在外面受欺負。
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一種“欺負”是無形的。
它不會給孩子身體上留下任何痕跡;
卻在你還沒有察覺的時候,已經把孩子推向了危險邊緣。
這種欺負被稱為:校園霸凌。
就在前幾天,廣東的一份校園霸凌治理方案上了熱搜,
“起侮辱性綽號”被列入了霸凌範疇。
你可能覺得它離孩子很遠,但很多人留言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近年來,霸凌事件的低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
美國《The National Survey of Children's Exposure to Violence》
(兒童暴力問題全國性調查) 數據顯示
20.4%的2-5歲兒童經歷過身體欺凌,14.6%遭受過語言欺凌。
校園欺凌最早從語言欺凌開始;
5個孩子中就有一個有遭遇欺凌的可能。
很多人以為的孩子間的小玩笑、
我們覺得好玩的小“綽號”,竟是很多孩子一生的陰影。
而語言欺凌的到來,往往是沒有什麼理由的。
稍微有點胖的孩子,會被喊“胖豬”;
皮膚有點黑的,會被叫“烏鴉”;
名字裡有個不好的諧音字、
一個和別人不太一樣的愛好,
都會成為被嘲笑、被起綽號的源頭。
席瑞,就說過自己曾經的遭遇——
因為他在課間喜歡和女孩子一起跳繩,結果被班級同學嘲笑太娘。
當他向老師求助時,老師只是輕描淡寫的回覆他:
“ 為什麼他們不嘲笑別人,只嘲笑你呢?
為什麼你非要和那些女生一起跳繩呢?你為什麼不能改改呢? ”
這一連串的提問把席瑞問懵了,課間我喜歡跳繩,怎麼就錯了呢?
後來因為這件事情,他轉學了。
事隔多年,席瑞表示,
比起嘲笑,更令人痛苦和扭曲的,
是多年以來他心中的自我譴責。
也許他能原諒那些嘲笑他的同學,
但永遠無法原諒那個輕描淡寫就讓他改變自己的老師。
比起席瑞的經歷,孩子之間的“綽號”往往更常見、更容易被忽視。
有個截圖。
這樣看看還挺好玩,可在另一些情況下,你的心情會要複雜很多。
有個朋友說,她讀中班的兒子回到家,
告訴她班裡有人叫他“蟑螂”(小孩姓張)。
她能感覺到,小孩在那一刻是不太開心的。
很多人可能覺得:“小孩子鬧著玩不是很正常嘛!”
“幼兒園的孩子不會有惡意,不需要在意。”
但社交剛剛起步的孩子,往往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是非道德觀,
也很難去理解別人的感受,更分不清什麼是玩笑、什麼是惡意。
一開始,某個孩子可能只是因為好玩被取綽號。
但很快的,更多的孩子為了“從眾”,
就會跟著他一起“起鬨”。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開始學著“站隊”,
學著通過孤立、嘲弄某人去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那個被孤立的孩子,就成為了這場社會學習中最無辜的受害者。
如果他的感受和求救再被大人忽視,那將是多麼孤單冰冷的境地!
它不僅會讓被霸凌的孩子童年變得灰暗,
甚至可能誘發潛藏的抑鬱、低自尊、焦慮等問題。
所以有句話說的對:
“如果我們低估了孩子世界可能存在的殘酷性,也就會低估了被霸凌者的絕望。”
那些曾經被霸凌的孩子長大後說:要是這份規定早點出現就好了。
還好,我們還來得及保護我們的孩子。
對於不能清晰表達的孩子,
怎麼才可以知道他被校園霸凌了呢?
幾個簡單的判斷方法:
保護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保證親子聯接的不中斷 ——
多和他聊一聊最近發生的事情,
及時和老師做好溝通,一旦出現異樣,才能第一時間察覺。
如果孩子和你分享了不那麼愉快的事情,
千萬不要覺得孩子敏感、矯情。
要知道孩子能告訴你,一定是鼓起了極大的勇氣。
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在向你求助。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
退讓和討好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任何不舒服的行為,他都有權利大聲說不。
遭受霸凌,從來都不是被受害者的錯。
無論長相夠不夠美、名字夠不夠好聽、
喜歡的事情和別人一樣不一樣,他都有受到尊重的權利。
就像喜歡跳繩的席瑞,他做錯了什麼?
憑什麼在受到不公正對待的時候,卻被老師要求改變自己?
對比之下,另外一個男生真的太幸運了——
這位加拿大男孩在開學第一天就遭到了校園欺凌,
他被嘲笑、欺負和恐嚇,只是因為他穿了一件粉色衣服。
他哭著跑回家,說不想再去上學了。
兩個高年級的男生聽說這件事情後,
自發買了50件粉紅色的T恤衫,
並號召同學們第二天穿粉紅色衣服上學,抵制這種校園霸凌的事情。
於是第二天,整個校園變成了“粉紅色海洋”。
老師知道了這個情況後,也開始每天穿粉色衣服上課。
後來每年的這天,大家就都會穿上粉色的衣服來向霸凌宣戰,
這個名為“pink shirt day”日子,
還有個更加響亮的名字—— 反霸凌日。
與其說在反對霸凌,更像是在對被霸凌者說:“別害怕,你還有我們”。
當我們不再把孩子的小事當做“小事”的時候,
這也許就是那些正在孤立無援境地的孩子們
最想聽到的一句話—— “別害怕,你還有我們”。
(本文配圖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