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昏迷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辨明原因,以便於正確施救。
昏迷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急性併發症之一,對患者的神經系統影響尤大,如果搶救不及時、昏迷時間持續6小時以上,就會造成腦組織不可逆的損傷,甚至死亡。
導致糖尿病患者昏迷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為「糖尿病相關性昏迷」(如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昏迷等)和由合併症引起的昏迷(如急性腦卒中等)。本文主要談談「糖尿病相關性昏迷」的幾種常見類型及救治要點。
一、低血糖昏迷
當血糖低於2.8mmol/L時,稱為低血糖(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3.9mmol/L則屬於低血糖範疇)。
嚴重低血糖是糖尿病昏迷最常見的類型。
常見誘因有:
①降糖藥物(尤其是胰島素)用量過大;
②注射胰島素以後,沒有及時進餐或進食量過少;
③運動量增加,但沒有相應增加進食量或減少藥量。
在低血糖昏迷發生前,病人往往有心慌、頭暈、飢餓感、出冷汗、手足顫抖等自覺癥狀,此時立即進食甜食便可化險為夷,否則病情將會進一步發展,出現煩躁、抽搐、精神異常、神志恍惚,直至進入昏迷狀態。
二、酮症酸中毒昏迷
是由於體內胰島素嚴重缺乏引起糖代謝紊亂、酮體產生過多,血液pH下降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常見誘因有:
①各種嚴重感染;
②擅自將胰島素減量或停用;
③機體處於應激狀態(如外傷、大手術、急性心腦卒中等);
④暴飲暴食等等。
患者早期往往表現為口渴、多飲、多尿及乏力、消瘦,進一步發展則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並有心慌氣短。酸中毒加重時,有頭暈、嗜睡、煩躁、呼氣中帶有爛蘋果味,繼而出現意識模糊、反應遲鈍而陷入昏迷。患者血糖多在16.7~33.3mmol/L,血酮體>4mmol/L,尿酮體陽性,血pH值往往低於7.35。
三、非酮症高滲性昏迷
該病特點是血糖極高但無明顯的酮症酸中毒,血漿滲透壓增高,有嚴重脫水及進行性意識障礙。
常見誘因有:
①各種嚴重感染,尤其是急性胃腸炎(嘔吐、腹瀉)、肺炎等;
②不適當應用利尿劑、脫水劑;
③靜脈大量輸注葡萄糖;
④急性胰腺炎、急性心梗、大面積燒傷等應激情況。
這種昏迷多見於口渴中樞功能減退的老年人,以嚴重脫水及神經精神癥狀(如抽搐、一過性偏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化驗檢查提示高血糖(>33.3mmol/L)、高血漿滲透壓(>320mos/L),而尿酮體檢查多為陰性;該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必須及早診斷和治療。
(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滲性昏迷的鑑別)
四、乳酸性酸中毒昏迷
乳酸性酸中毒昏迷較為少見,但也不可忽視。
該類型見於有肝腎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是由於過量服用雙胍類(主要是苯乙雙胍)藥物引起。這是因為這類藥物對肌肉內乳酸的氧化,以及肝糖原異生均有抑制作用,而且由於腎功能不好,導致乳酸排洩障礙,致使血液中乳酸過多積聚,引起中毒。
該急症的早期表現為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逐漸發展到呼吸深大、皮膚潮紅、煩躁不安,以至發生昏迷;化驗檢查:血乳酸增高(5.0mmol/L),血pH值小於7.35。
糖尿病相關性昏迷,這樣救治!
糖尿病患者發生昏迷時,若不及時搶救,很可能有生命危險,救治應爭分奪秒。
1.首先,需要區分是「低血糖性昏迷」還是「高血糖性昏迷」。
一般說來,「低血糖性昏迷」常常表現為全身肌力癱軟,皮膚潮濕,體溫下降而呼吸平穩,呼吸無特殊氣味;而「高血糖性昏迷」的病人,則見呼吸深而快,口渴,皮膚及口唇乾燥,呼出氣體似有蘋果味。最簡單有效而又可靠的鑑別方法是快速測定指血血糖,可在1~2分鐘內完成。
2.如果患者意識尚清並能吞咽,低血糖患者可讓其喝甜飲料或吃糖塊、甜點;高血糖患者可囑其盡量多飲白開水(或淡鹽水)。
3.若患者意識不清,應將病人放平,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嘔吐造成窒息,解開衣領,以保證其呼吸道通暢,並立即與急救中心聯繫,迅速送至醫院搶救。
原則上,在沒搞清楚患者昏迷的原因之前不要隨便給病人餵食糖水,以免加重病情,此外,給意識不清的病人喂糖水容易造成嗆咳甚至窒息。
4.當一時無法判斷出糖尿病患者昏迷的原因時,暫時不要實施上述搶救措施,因為高血糖與低血糖兩種原因引起的昏迷的治法是完全相反的。
用血糖儀檢測隨機血糖是最可靠的方法,如果現場沒有血糖儀,根據患者家屬提供的進餐、用藥情況以及癥狀特點,也可為診斷提供有力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