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鹿大夫
編輯|羲和
-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用放射線照射過的食物,還能放心吃嗎?

近些年來,關於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發生了太多不好的例子。
僅僅是看到冰山一角就讓人有陰影了,以至於現在只要提到食品安全很多人就草木皆兵。
那麼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大家擔心的一種:被輻照過的食物是否可以安全食用。
提到放射線之類的輻射,我們首先想到的核輻射。
眾所周知,廣島、長崎在1945年被投下了兩顆原子彈。

對當地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受核輻射影響,各種病變、畸形頻頻出現,讓人觸目驚心。
而離我們的生活更近一點的是醫療上的射線,去醫院檢查身體常常會用到x射線。
而醫院的放射科也是用厚重的大門隔開輻射。
門上還貼著提示,一些孕期、心肺功能弱的人群等都不宜進入……
這些都不用說,想必大家也不想在裡面多待。

畢竟大家都有一個共識,輻射就不是個好東西。
那麼再離我們近一點的「輻照食品」就比較讓人擔心了,這真的不會把輻射吃進肚子裡嗎?
常見的這類食品有土豆、大蒜、洋蔥等,但放射線有很多種分類。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裡用來輻射土豆的放射線是指什麼。
由鈷60產生的一種伽馬射線。鈷60是一種人工放射性核素,具有很強的穿透力。

他可以在穿透土豆時,通過射線改變細胞的DNA、蛋白質。
以此來達到滅菌的效果,也就是殺死裡面的細菌、寄生蟲等微生物。
但這種做法同時也會殺死土豆的細胞,所以這一操作不僅可以得到一個無菌的土豆。
同時它還是一個死土豆,就是細胞都死亡了。
不會再出現發芽的情況,也減少了黴菌出現情況。

因為這倆好處極大的方便了存儲、運輸等。
不僅更衛生還降低了成本,所以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而除了這種伽馬射線外,還有運用電子束等照射的,但都是一樣的目的。
了解了這種射線之後,知道了它的用處。
但大家更關心的是食品的安全性,那麼它在滅菌後會有一些影響殘留在土豆中嗎?

答案是必然的,一定會有一些輻射殘留在土豆內的,這也是沒辦法控制消除的。
但是不用過分擔心,因為天然的食品中也會存在輻射。
生活中處處都有輻射,只是在一定量的範圍內,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
而我國對此也早有法律規定,對蔬菜、水果類的輻照劑量嚴格控制。
同時在輻照時禁止與放射源直接接觸,這樣嚴格執行的結果就是。

經過輻照加工的食品不存在放射性。
而其中含有的輻射也在各種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中證實了是不存在毒理性的。
也就是所謂的處於安全範圍內。
在這種嚴格要求下,生產出來的輻照食品是安全的,甚至更衛生。
因為使用這種方法殺菌,就避免了食品中殘留化學物的危害。

所以大家可以放心食用了。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在擔心的同時,我們很可能已經吃過了這種食品。
我國其實早早就開始研究輻射加工食品了,從50年代末開始。
距今有幾十年的時間了,經過大量的研究與實驗,其實不必太過擔憂安全問題。
不止我們國家,到今天世界上已有21個國家進入了該技術的實際運用階段。

這種技術在歐洲、美洲等地區的一些發達國家也有運用。
而且相關食品還會貼上標識以供選擇。
但在我國,因為民眾對輻射食品了解少,接受度低,所以商家也不願意貼上標識區別售賣。
這種情況下,誰知道自己買的食物是不是經過照射加工的呢?
所以大家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可能就已經嘗試過了。

目前我國已經批准了十八類輻照食品的生產與銷售。
其中包括病人食用的無菌食品、保健品、冷凍品、脫水食品等。
涵蓋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食品,也包括一些特殊人群食用的。
再次側面證明了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而文中提到的土豆更是在最早獲得批准的那一類里。

早在1984年,衛生部就批准了土豆、大蒜、香腸、花生等七類輻照產品。
並制訂了嚴格的劑量標準,此後又陸續批准了一些其他的水果、蔬菜、乾果等常見食品。
第一批的土豆進入市場到今天也有幾十年的時間了。
有些「幸運」的人可能都相伴了幾十年,但還不相識呢!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