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吸引客人前來光顧,食物美味是一大關鍵,好好鑽研就是了,何必觸法呢?中國陝西省安康市一家滷味店,日前被顧客發現,餐點裡面含有罌粟殼,事後老闆也承認,因生意太差,才加了點料,想藉此留住客人的心。

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
根據《紅星新聞》報導,事發在今年年初,地點為陝西省安康市某間滷味店,安康市漢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人員在例行暗訪時,購買該店的滷味樣品進行快速檢測,發現其中含有罌粟鹼成分,並檢出嗎啡、罌粟鹼、那可丁等成分。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當局隨即會同公安機關前往滷味店稽查,果然在滷汁中,驚見殘留的幾粒罌粟殼,經送司法鑑定確認屬實。
事後,老闆坦承,因生意不佳,為了吸引顧客鋌而走險,此舉已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涉嫌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件已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目前店舖已被勒令關閉,案件由公安機關進一步偵辦。

罌粟果,翻攝自維基百科
事情曝光後,網友全都笑了,且聯想到日本動畫《中華一番》裡的「魔女芝琳」,在特級廚師考試複試裡,有一場名為「麵非麵」的比賽,她為讓評審上癮,暗中在墨魚汁炒米粉中加入罌粟,沒曾想該片段在現實中上演,讓不少人直呼「魔女芝琳是你?」、「真的有人採納」、「比動畫還誇張」。

翻攝自《中華一番》
此外,還有人開玩笑地說「我懷疑我家附近一家麻辣燙也放這個,吃完還想吃」、「所有美食裡應該都加了罌粟」、「幫我查螺螄粉,我閨密一天吃三餐」。
近期中國食品安全再度引發社會關注!有消費者在香腸和燒賣中,竟咬到疑似「牙齒」的異物,部分網友甚至懷疑「這該不會是活摘器官?」人心惶惶。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根據《ETtoday新聞雲》、《民視新聞網》報導,吉林省白山市一名民眾近日在當地市場攤位購買香腸時,意外咬到3顆形狀如臼齒且排列整齊的白色異物,當事人將影片上傳至社群平台並向市場監管單位舉報。事後,白山市市場監管局渾江分局紅旗貿易城市監所表示,事件正在處理中。

翻攝自微博,下同
事後,消費者親自說明,已與商家達成和解,商家不斷道歉,自己僅希望對方承認事情屬實,沒打算要求賠償,澄清並非「碰瓷」。

另一起類似事件發生在廣東省東莞!10月13日上午,一名陳姓女消費者的父親在三津湯包門市購買燒賣時,感覺咬到硬物,吐出後發現竟是兩顆相連的牙齒,她親眼目睹、當場作嘔。店家表示,燒賣由總公司統一配送,總部派員調查後未說明牙齒來源,強調產品「沒有品質問題」,承諾會與當事人協商處理。

新聞流出後,許多網友紛紛反胃「好噁心,有點像牙冠」、「太嚇人了」,甚至懷疑案情不單純,直言「吃出假牙還好,就怕是真牙」、「查查失蹤人口誰做過這幾顆牙齒」、「會不會是活摘器官後留下的殘肢」。
如今兩起事件均由地方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調查,詳細案情仍須釐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