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標題雖然有點煽動性,但其實和政治毫無關係,哈!
一般的初級日語課程都會教學員,「はい」和「いいえ」即中文的「是」和「不是」,或英語的「yes」和「no」。沒錯,在字典中,「はい」和「いいえ」的而且確解「是」和「不是」,但字典卻沒有解釋這兩個字的實際用法,以致學員可能會因為誤用這兩個字而閙笑話或得罪人,尤其是「いいえ」,若將這個字當作中文的「不」或英文的「no」去用的話,一定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不要把日語的「いいえ」當作英語的"no"來用
日本人不會說「不」,因為日本人在說話時必需顧及別人的感受,這種思維在日語稱為「思いやり」。當然,所謂「不可以說不」,是指拒絕別人的邀請時,或反對別人的意見時不可以說「不」,若果答案不會影響對方的感受,則不受此限,例如「これはリンゴですか」「いいえ、梨です」(這是蘋果嗎?不,是梨來的),這種事實性的答案,說「不」也不會傷害別人,所以沒有問題。
但當日本人想拒絕別人的邀請,或反對別人的意見時,說「不」是極嚴重的,尤其是面對客戶或上司時,更加是禁語。另一方面,若不清楚日本人拒絕別人、反對意見時不說「不」的民族性,則可能會將日本人暗示的「不」當作「是」,或是投訴日本人說話曖昧不清。
不懂日本人不可說「不」的民族性,會產生誤會
日本人拒絕別人邀請時,一般會說「行きたいですが…」(我很想去,但是…)。留意,雖然這句日語以省略號完結,但在日語中,這句子已經是一句完整句子,一般都不會在其後再加任何補充,日本人一聽到「が…」(但是…),就立即意會到對方正在拒絕自己,若在「が…」後再說原因,則只會越說越亂,畫蛇添足。另一方面,邀請日本人時,不要因為聽到「行きたい」就認為對方真的想去而去再三糾纏,「行きたいですが…」這句中最重要的訊息是「が…」,加了這個「が…」後,則無論前面說得如何想去、如何感到可惜,都是「建前」(門面話)罷了。
反對別人意見時,日本人則會說「お考えはよく分かりますが」(我很明白你的意見),然後再論述自己的意見。這個「が」再加上和對方不同的意見,已足夠表達反對,同時不會傷害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