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三國赤壁之戰裡的著名橋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那麼,問題就來了,在諸葛亮用草船借箭的時候,曹操為何不放火箭呢?那樣豈不是可以如火燒赤壁一般大獲全勝?
「火箭」這個詞在公元三世紀的三國時代就已出現。在公元228年的三國時期,魏國第一次在射出的箭上裝上火把,當時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進攻陳倉(今陝西寶雞東)時,魏國守將郝昭就用火箭焚燒了蜀軍攻城的雲梯,守住了陳倉。「火箭」一詞自此出現。火箭的製作是在普通箭頭上包裹油布,蘸油點燃釋放,以達到焚燒敵軍的效果。使用的場合多在攻堅,陣地戰,以及以摧毀軍事目標(如穀倉)為任務的戰鬥中。由於油、火需求量大,運輸複雜,火箭需要現做現用,難以長期保存,故而在運動戰遭遇戰這中難以準備的戰鬥中極少見到火箭身影。
火箭攜帶火,其焚燒能力增強,但是穿透性減弱,如果我們做一個實驗可以看到,包裹了油布的弓箭遠距離穿透木板基本不可能,這樣的話,帶火的箭無法在船上進行持續點火就紛紛掉入水中,熄滅,連射殺能力都消退了,在水戰中作用其實不大。如果是攻擊穀倉,火箭落在谷堆上即可解決目標,然而水中則無此可能,這也就是為什麼火燒赤壁需要苦肉計,而不是直接射火箭即可。
夜戰,兩軍有霧相隔,本來就是屬於盲射的狀態。如果在一旁樹立火盆,點火放箭,在戰場上就會出現岸邊有星星火光,而江中一片黑暗,這樣,岸上的部隊就成為江中射手(如果有的話)的活靶子,這戰鬥也便成了一個明眼人打一個瞎子,龐涓不就是因為舉起火把部隊變成了孫臏的活靶子嘛。所以夜戰人銜枚馬摘鈴,豈能容忍點火暴露自己?綜上所述,如果夜裡有人從江中偷襲而來,倉促間不僅來不及做火箭,而且火箭實用性反不如「幹箭」,同時火箭反而會暴露自己。如此說來,當時一個指揮官不選擇射火箭也還算非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