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數學讓人類智力感到驚恐,在可觀察到的那部分宇宙裡,有無數的物體,比如1000億個星系,而每一個星繫有數十億的恆星。仙女座星系大約距離我們250萬光年,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速度約為66000英里每小時!

行星地球把它所有的遼闊土地,深深海洋和崇山峻嶺都加起來,如果與廣袤的宇宙相比的話,也不過是一顆小塵埃。宇宙可觀察得到的部分包含大約1000億個星系,而每一個星系,比如銀河系,包含著大約1000億顆恆星。數字快速攀升到百萬級,十億級,甚至達到萬億級,我們完全喪失了感覺,不知道它的意義。



人類的智力適宜於處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規模,大腦能明白一天50英里的旅行,但500000英里呢?有人也許知道,以每小時100英里移動是怎樣的,但是每小時1億英里呢?數字達到百萬,十億和萬億級別時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難以想象了。因為平心而論,大多數人沒有十億或萬億的東西。那麼如果大腦不能理解宇宙級的規模,我們怎樣才能去瞭解宇宙呢?對宇宙物體建立比例模型,能幫上這個忙,因為這樣能把它們按比例縮小到我們能想象的大小,日常生活裡見到的大小。首先把夜空中的那些大牌主角,行星,恆星和星系,按地球物體的比例縮小。

有兩種方式形容大小,我們可以測量尺寸-高度,長度和寬度,或者計算它的體積,也就是質量,但大體積不總是意味著大質量,比如說,一個氣球與保齡球體積相同,但保齡球更重,因為它密度大,它把更多的質量塞進同樣的體積裡。



為幫助我們理解宇宙裡的一些超級大傢伙,我們從木星開始比較,它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行星之王,因為它的質量超過了4000億億億磅,也就是說,數字4後面跟著27個零,換言之,超過300個地球才能相當於木星的質量。但即便如此,它與太陽相比還是微不足道。
太陽是我們太陽系裡迄今為止最重的物體,木星是最大的行星,但它比木星重1000倍。一輛小轎車的重量大約3000磅,而一個小的玩具小汽車的重量是3磅,這就是太陽與木星的差異。

不過即使太陽如此龐大,它遠不是銀河系質量最大的恆星,有許多恆星的質量比太陽大。為了表現太陽和更大質量的恆星之間的懸殊,我們假設一輛3000磅的小汽車就是太陽,讓它去對抗一輛10000磅的大卡車,這輛大卡車代表在75光年之外的一顆恆星。



這輛小汽車與大卡車的差異接近於天獅星與我們太陽的差異,明亮的天獅星位於天獅座正中間,質量是太陽的3.5倍。多三倍的質量看起來不多,但不要忘了,我們現在是用銀河巨獸在相互對抗,那輛大卡車會很容易把小汽車壓扁,如果我們讓天獅星騎在太陽頂上,結果幾乎是一樣的。但即使是健壯如大卡車的天獅星,也不能與宇宙裡裡質量巨大的真正巨人相比較。繞銀河系旋轉的已知最重恆星,位於銀河的伴星系「大麥哲倫雲」裡面,處於「蜘蛛星雲」的中部,這顆恆星有一個比較無聊的名字:R136A,它是一顆非常重的恆星。

R136A是一顆年輕的恆星,大約一百萬歲,它的表面溫度是70000度,比我們太陽的溫度高大約7倍。在2010年之前,恆星被認為不可能形成超過太陽150倍的質量,但新近的發現達到這個極限的兩倍。科學家認為R136的質量可能是太陽的250倍,也許會是300倍。



R136這類巨大質量恆星的高密度會讓重力變得激進起來,對問題採取劇烈大爆炸的方式來解決,我們在宇宙中能見到的例子是中子星。中子星是超新星爆炸遺留下來的核心,它擁有驚人的緻密質量,它相當於把太陽全部質量的1.5倍強行塞入到約10英里直徑的體積內,那相當於把1000萬輛大卡車塞進一塊方糖的體積內!

中子星是離奇的極端物體,如果你企圖登上了中子星,那絕對不可能,因為你會發現,在中子星上,你的重量大約是地球上的50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