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新中國第一座水電站——新安江水電站建成蓄水,造就了今日蜚聲中外的浙江千島湖風景區。但這千島之湖也淹沒了數百個歷史悠久的繁盛市鎮和村落。        

曾經的“錦山秀水,文獻名邦”僅殘存在水底幾處堅守的遺址上。台灣作家龍應台著有一系列從她母親的故鄉淳安、那個老太太念念不忘的一去再也沒能回來的淹沒於水下的小城寫起的系列文章。        

       

節孝牌坊在水下寂靜地站立著,迎著攝影師的鏡頭和瀉下來的天光,淤泥會把這一切掩埋嗎?        

       

精美的雕刻,讓水下的存在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國際考古界把水下遺跡,包括沉船和建築物,稱為“時間膠囊”。由於水中沒有風暴侵蝕和烈日暴晒,也少有人類社會的侵擾,因此建築物在水里往往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它們就如同一個個密封的時間容器,把久遠的歷史凝固在一個點上。        

由於千島湖水的屯集是一個極其柔緩的過程,水流沒有對房屋造成衝擊和破壞,而且水溫常年保持在10攝氏度-20攝氏度之間,所以當地人都認為無論是城牆還是城內民房的木樑、樓梯、磚牆會依然立著,沒有腐爛。        

       

“獅城”姚王氏節孝坊上有一塊刻有“聖旨”字樣的匾,匾頂的盤龍圖案極其華美精緻,是這座牌坊上眾多磚雕作品的代表。        

       

獅城北大街上緊鄰北門的原製茶廠的窗櫺往屋裡看        

2009年11月末,千島湖水在深綠色中泛著些許的藍,隨著下潛深度加大,周圍漸漸暗下來。28米深的水底幾乎全黑,借助手中的潛水燈才只有2米左右的能見度,只能參照指北針和水底地形向前摸索。        

進到城內,黑暗中漸漸出現一座磚結構建築,潛水燈的光線所及之處,滿是精美的雕刻,這就是獅城那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磚結構'節孝坊'。我幾乎在水下叫出聲來。        

新安江歷來是舟船上至徽州府、下至杭州的水路主道,所以當年賀將軍落子的這兩個縣城都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沿岸集鎮列列,商賈繁榮。湖水所淹沒的,不只是千年古城和村鎮。無數悲歡離合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感也都被淹沒在了那靜謐的湖水中。        

       

當年,已經被拆房隊拆了大半的賀城。新安江南來北往的船隻帶動了這兩座小城的繁華。        

       

當地人都認為無論是城牆還是城內民房的木樑、樓梯、磚牆會依然立著,沒有腐爛。        

當年,已經被拆房隊拆了大半的賀城。新安江南來北往的船隻帶動了這兩座小城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