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日本動畫年度報告中提到,受制於日本動畫尚未完全數字化,

所以目前日本動畫製作行業理論上年度極限製作分鐘數是12 萬,

但實際上2016 年已經超過這個極限值了。

而作為日本動畫行業的龍頭老大,

東映動畫早已著手開始數字化製作,

在2017 年4 月新番東映動畫將帶來原創的CG 動畫《正解的卡多》,

在上週的日本動畫·創作·技術論壇上東映動畫

以這部作品為了首次介紹了內部數字化製作,

以及自己開發的相關數字化製作管理軟件。        


東映動畫在這場論壇的演講上派出了《正解的卡多》動畫的監督渡邊正樹、

演出澤良輔、製片人小倉裕太。三人上來就說明數字化製作的好處,

不用再去複制原畫,類似的重複日常事務類工作大幅減少,

也不用再把原畫裝入卡袋,雖然劇本、分鏡、原畫還是要在紙上作業,

但是之後的上色、編輯、攝影都是數字化製作。        

       

關於製作環境,經過實際製作總結出來22 寸的平板

適合演出團隊,16 寸適合原畫團隊,

原先團隊標配的是13 寸繪圖平板,

這個尺寸的板子對於做分鏡沒什麼問題,

但是如果用來進行演出檢查的話太小了,

因為演出一邊要看設定,一邊要看時間表和畫面,

13 寸的板子太小放不開這麼多內容。

原畫師則表示比較喜歡16 寸的板子,

22 寸的板子的缺點就是把工作的桌子全部佔據了,

根本就沒辦法移動,13 寸和16 寸板子的好處就是比較便攜,

16 寸的板子對於3D工作和2D 工作都很適合        

       

4 月新番的《正解的卡多》是一部2D 畫面和3D 畫面相結合的作品,

在製作時針對2D 和3D 兩個部分進行各自不同的標示,

東映內部給製作人員標配了CLIP STUDIO,

不過因為畢竟還有之前在紙上的工作,

當團隊在CLIP STUDIO 上對時間線上的內容進行修改的時候,

還不得不在紙上對之前製作的時間表進行修正,

否則就會導致軟件中的時間線安排與原始的時間表產生出入。        

       

另外數字化製作要求對數字文件要進行十分精細的管理,

東映內部為此開發了製作工程文件管理程序

「Draw Data Manager」,可以有效管理每卡畫面數據,

反映製作的數量和相應提交時間,該軟件可以精確到秒,

看到每位製作者每天的工作量,

如果有人偷懶的話可以一目了然,

而且還會標註沒有達到規定進度的負責人的名字,

監督看玩笑地說真不想要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