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的片頭片尾喜歡用剪輯的方法,把內容有意無意的劇透一部分給觀眾。電影片尾若不是黑屏加演職員表,多半就是拍攝花絮,反正知道你們這些傢伙都已經起坐離席了。不過也有暗藏彩蛋的電影,但少之又少。有時候故意坐到最後一刻,卻沒有彩蛋;跟著人潮走出劇場大門,背後響起了續集拍攝企劃。        

       

突然就扯遠了,和電視劇和電影的不同,動漫基本上全是由專人設計OP和ED內容的,當然這裡局限於日本動漫。這種OP/ED做的多了,也就慢慢有了形式上的共識,一些前人創造出來的經典pose經典動作,換個角色換個背景照抄就成了一個新的OP。比如正在播出的《工口漫畫老師》,ED裡的洗衣舞風靡二次元,OP裡也是各種套路。

       

說起這些套路,第一個就是“跳”,一個人或幾個人原地起跳,表現角色的青春活力,是非常常見且極具視覺衝擊的OP套路。而且這個強有力的動作,很適合踩主題曲的節奏點。最長出現的地方就是歌曲副歌的轉調處,以及片頭曲的結尾。在《埃羅漫阿老師》里基本沒用到這個動作。(恩~嗯?)        

       

這也不奇怪,因為“跳”這個動作非常具有活力,對應動漫,需要哪些青春向上,宣揚友情的動畫,比如《輕音少女》這種。像《埃羅漫阿老師》這種自閉小蘿莉的動漫,風格差的太遠。另外一些劇情比較沉重的,或者世界觀仿古的動漫也不會有一群人起跳的OP。試想,Fate/Zero的片頭,要是切嗣、言峰、遠坂帶著各自的從者一起跳起來,什麼鬼。(微信公眾號:二次元觀察)        

       

第二個就是“飄”,最經典的飄入飄出鏡頭,當然就是EVA合高達了。尤其是高達里的各種裸飄姿勢成了日後動漫OP和動漫敘事非常常用的手段。而裸飄起源之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的動畫片《傳說巨神》,但令它發揚光大的則是EVA里美裡的頻繁單飄、和高達里的二人對飄(雙飛?)。裸飄在動畫本體裡,常常用在表現兩人間心意交融、或者世仇間的內心糾葛、或者一個人內心獨白。總之“飄”的形式充滿對內心情感的表現裡,會讓作品一下就高大上起來。        

       

上面一直在說裸飄,放在大多數動畫裡,衣服不用脫,光飄一飄就行了。比如《埃羅漫阿老師》OP裡這段,紗霧,不停的跑,背景依次飄過其他主要角色。這種組合看不出有什麼深度上的追求,只是用了類似走馬燈的效果而已。但也因為“飄”這種OP套路自帶的高端感,讓OP導演毫不猶豫就畫了這段分鏡。        

       

第三個要說的就是跑,跑幾乎是現在所有動漫OP都在用的套路。隨便點開一個《碧藍幻想》,一個人跑不夠,五個人還接力著跑上了。再看《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英梨梨在跑。再看《夏目友人帳》,貓咪老師在跑。再看《Re-creator》紅毛一邊揮著劍一邊跑。《埃羅漫阿老師》裡妹妹跑一段後哥哥也插進來一起跑。        

       

“跑”象徵著一種追求,也像徵著一個成長的過程。無論如何解釋都可以和各種動漫題材完美的柔和在一起,不過對那種純賣萌賣傻的百合番無效(比如《雛子的筆記》)。我的生涯一片無悔,我想起那天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微信公眾號:二次元觀察)        

       

然後就是跳舞,OP裡跳舞出現並不太早,也就是十年內的事情。最早風靡二次元的應該是涼宮春日里的宅舞(ED),那段宅舞的導演就是山本寬。之前的一些動畫OP雖然也有部分跳舞的鏡頭,但大多不成體系,或者中規中矩。涼宮春日之後這種或實際上沒有藝術性、或動作難度太高,放在動畫裡卻出奇有趣的宅舞,開始風靡起來。日後出名的無腦宅舞比如《愛殺寶貝》ED裡的抖腿舞。        

       

《埃羅漫阿老師》的ED全程紗霧一人獨角戲,從坐著晃頭到站起來非常滿足的亂跳。在OP裡也有紗霧跳舞的片段,帶著面具大衣的紗霧,非常高興的扭著屁股,雙手劃圈,還來個轉體360°。跳舞,尤其是宅舞這個套路,也是非常常見的。尤其在廢宅向的動畫裡,尤為常見。跳舞的動作可以毫無理由、霸道地反應出小蘿莉的可愛。注意是小蘿莉,或一般女中學生。宅舞對輕熟女和禦姐系角色就基本無效了,畢竟設定上不符合,禦姐還是去跳探戈吧。        

       

如果只是把這四個經典動漫OP套路照抄一下,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三流OP。像《碧藍幻想》雖然我很粉這部製作精良的動畫,但它的OP全程照抄,毫無亮點,也就是個三流OP。《埃羅漫阿老師》的OP一上來直取反應動畫角色核心的物品設定——數位屏。借助趴在數位屏上兄妹二人曖昧的表情來給動畫定下一個大的情感基調。        

       



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