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一家餐館洗盤子的張雲霞老人,被面前突然出現的幾個人嚇了一跳。

當她看清對方的面孔時,臉上不禁露出複雜的表情。站在老人面前不是別人,正是兩年前將她從家中趕出來的兒子兒媳,兒子兒媳懇請她跟他們回家住。

老人是白雲村人,白雲村是緊挨著城市郊區的一個村莊,村裡有30多戶人家。四十年前,她嫁給了丈夫,就在白雲村紮了根。

老人生養了一兒一女,但兩人都沒讀多少書,輟學後跟著她幹農活,靠種田賣菜過日子,雖然不富裕,但一家人其樂融融。

隨著女兒出嫁兒子結婚,老人發現家中的矛盾也逐漸凸顯了,矛盾的焦點是婆媳關係。

老人和老伴在白雲村蓋了四間紅磚瓦房,兒子結婚後,一家人一直住在一起。

但老人和兒媳婦之間關係卻不怎麼融洽,兩人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拌嘴,後來矛盾還不斷升級。

老爺子活著的時候,處事公正,總能及時化解矛盾。實際上,他心裡清楚,很多時候都是兒媳婦太過挑剔,心無尊卑,對婆婆看不順眼,這當然與兒子有很大關係。

只是老爺子總想以和為貴,勸老人別跟小輩一般見識。老爺子的寬容大量,不斷沒有讓兒媳婦有所收斂,反而變得肆無忌憚,後來老爺子做不動活時,兒媳婦也開始嫌棄老爺子,整天在院子裡指桑駡槐,說養了兩個吃白食的。

老爺子剛過70歲,便一病不起,在醫院住了半年就不行了。老爺子去世後,老人屢遭兒媳婦的刁難,讓她幹繁重的家務活已不算什麼,稍不順意,張口就罵,還經常不給她飯吃。

老爺子去世不到一年時間,老人便屢遭兒媳婦打罵,她的兒子對媳婦的不孝行為卻視而不見,有時候甚至還充當幫兇,後來兩人乾脆把老人趕出了家門。

可憐的老人帶著簡單的行李離開了白雲村,在女兒家呆了一段時間,見女兒和女婿關係不好,也不便多留,就到城裡找工作,

留在這家飯館。飯館管中午和晚上的飯,每個月還能拿點兒工資,老人的工作就是幫飯館洗碗筷,雖然活兒累點兒,卻落得耳朵清淨,她甚至奢望自己的生活就一直這樣平靜下來。

老人沒有想到兒子、兒媳會找到自己,見老人不動心,他們拉了一下一同過來的孫子,一起跪在老人面前懇求她回家住。

想起他們以前對自己種種惡劣態度,老人心中就琢磨著,這兩年他們一直沒有來往,莫非他們受到良心譴責突然變得有孝心起來?老人在短暫的胡思亂想之後,盯著兒子,說:“我在這裡生活得很好,不想回去。”

兒媳連忙說:“媽,以前是我們做得不對,您大人大量,原諒我們的無知,我保證以後絕不對您說一句狠話,好好侍奉您,給您養老送終。”

兒媳這麼說老人感覺自己像在做夢,面前的兒媳婦發怒起來,堪比一隻母老虎,今天跪在自己面前,說出這樣的話,著實讓老人感到奇怪。她心裡當然清楚,他們應該是有求於自己。

老人不想跟他們糾纏,直接問有啥事兒?兒子說是孫兒經常念叨著,天天吵著問奶奶什麼時候回家,跪在地上的孫兒見機連忙說道:“奶奶,您跟我們回去吧!”

老人心軟了,出來兩年,她最牽掛的就是孫兒了。她被趕走的那年,有好幾次兒媳婦不給她飯吃,都是孫兒偷偷拿吃的東西給她。看著孫兒面子,她決定跟兒子兒媳回去。

老人收拾了行李,回到村裡,遇到好幾個以前被兒女們趕出去的老人,看他們似乎過得還不錯。回到家中,兒子兒媳早已把老人的臥室收拾得乾乾淨淨,兒媳婦還拿出幾件新衣服,讓老人試穿。

接下來的8年裡,村裡孝敬老人蔚然成風,兒子兒媳對老人很非常孝順,即便在她最後病重住院,兒子兒媳都在病榻前,精心侍奉。直到老人彌留之際,兒子才小心翼翼的問老人家中的房產證的事情。

老人安詳離世,留給兒子兒媳唯一的財產,就是老爺子當年交給她、讓她妥善保管的那本房產證。

老人不知道,早在8年前,村支書就在大會上講過,他們村面臨拆遷,到時候憑房產證領取房屋拆遷補償款,兒子、兒媳這才把老人找回來,精心侍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