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招生授課5年不獲批!馬來西亞中醫學院或陷停辦困境
馬來西亞中醫學院院長林聯勝醫師(左3)和在該院畢業的醫師們合影。
馬來西亞中醫學院自5年前申請開辦中醫專業文憑課程,但是卻不獲得批准,導致該學院無法招收學生,若不獲得解決,這家全馬第一個中醫藥學府將陷入停辦的窘境。
馬來西亞中醫學院院長林聯勝醫師向《M中文網》透露,該學院的前身是馬華醫藥學院,從1955年成立以來,一直都廣收學生教授中醫課程,然而在搬新會所後,註冊辦中醫專業文憑課程逾五年卻無果,因此他希望高教部能夠儘快批准放行。
已經空置了逾五年的教室。
他說,新會所為辦中醫課程而建的課室、講堂和大禮堂等授課場所,就是因為一紙批文而被逼空置了逾5年。
根據2013年最新的傳統輔助醫藥法令,民辦中醫藥學院須通過申請私立大專註冊,以及獲得大馬學術資格鑒定機構(MQA)認證方可招收學生,若沒有得到私立大專註冊和大馬學術資格鑒定機構認證的中醫學院,就不可以開辦文憑(Diploma)以上的課程。
課程水準高卻不獲批准
林聯勝強調,他在搬遷新會所後,就馬上申請課程註冊以及MQA認證,但是幾年了,雖然得到了MQA認證,但是高教部卻不批准開辦課程。
林聯勝指出其實禮堂也算是休閑區了,學生有需要還有可以開乒乓桌打球。
“他們拒絕我們註冊的理由是該中醫院不適合作為學院,卻沒有很明確地指出哪裡不適合;二、沒有足夠及滿意的空間讓學生休閑。”
他解釋說, 其實該學院一直以來都是辦專業文憑課程,而且課程內容其實已經跟本科生,亦就是學士學位無異,只是礙於大馬教育法令的某些限制,而只能開辦文憑課程,過後學生再到和有合作的天津、廣州和山東中醫藥大學攻讀學士學位。
圖書館中醫醫學藏書一應俱全。
“這些學生很多學成歸來後都直接在樓下以義診為主的中醫施診所就業,成為駐院醫師行醫救人,所以我們希望能夠繼續招收新生來學習,培養更多的醫師來造福人群,可是卻面臨高教部遲遲不讓我們註冊的困境。”
林聯勝呼籲教育部副部長拿督張盛聞向政府反映此事,儘快解決民辦中醫學府不獲批文的問題。
培育莘莘學子
蘇慧珊醫師很感恩當年有得在大馬中醫學院就讀。在大馬中醫學院畢業後,到中國天津醫藥大學實習十個月,拿到學士學位後再回來該院診所服務的蘇慧珊醫師,就指出幸好當時中醫學院肯“收留”她就讀,不然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今年25歲的蘇醫師表示:“那時我很想當中醫,但是有中醫科系的私人學院如INTI、南方學院學費都很貴,而且又要求必須是理科生才能申請,而我讀的是文科,那時的家境也不太好,所以中醫學院真的幫了我很多。”據悉當時中醫學院的課程不到3萬令吉,而私人學院的學費則最少都要7萬令吉以上。
林麗芳醫師認為能夠讓學生臨床實習累積經驗,是大馬中醫學院獨有的優勢。
而另一位該學院第十屆畢業生的資深醫師林麗芳,1978年畢業,79年正式拿到文憑後正式成為住院醫師的她,對於遲遲未能申請到准證覺得痛心,她覺得為何很多學院都能申請到,反而歷史最悠久的學院卻無法註冊開辦課程。“其實我們這個平台比國內其他中醫學院或科系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學生隨時可以到施診所做臨床實習來累積經驗,而不是單單從書面上學習紙上談兵,這是其他學院做不到的。”林醫師如是表示。
來看診的何麗霞女士認為,能夠培養更多醫師才能讓更多的人受惠。-記者楊琇媖攝-一直到施診所看診的75歲病人何麗霞,認為中醫學院無法收生是件很可惜的事情,她認為這個以義診樂捐的中醫診所真的是讓他們這些年級大沒收入的老人家來說真的是受惠良多,而且醫生的服務又好。
她說:“其實有義診所受惠的是各大種族,而中醫學院培養學生成為合格醫師後再回來服務,是一個能夠讓大家受益的良性循環,如果停辦真的是很可惜。”
另一名76歲的病人譚小燕也是有同樣的看法,她認為中醫院培養更多的醫生,就能救治更多的病人,是一件好事,若不能持續下去實屬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