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史上最激烈的國民黨主席選舉落下帷幕,挺洪團體原本預估有機會在二輪取勝,卻在一輪選舉中僅獲5.3萬(19.30%)的選票,慘敗給挑戰者、台灣前副領導人吳敦義的14.3萬票(52.17%)。洪秀柱無緣進入二輪,更顯現票數大幅低於預期、比起去年還少2.5萬多票,套用台灣政壇經常引用的話,“潮水退去,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一位知名陸生評價道,洪秀柱是“民選後國民黨第一個尋求連任未能成功的黨主席”,也是第一個不因敗選承擔責任而落選的黨主席。洪陣營鐵桿支持者不斷傳出剪黨證退出國民黨的聲音,或者公開表示以後不再投票支持國民黨;大陸挺洪粉絲也反彈極大,頗有一種“統一無望”之感,將國民黨的重振、兩岸的複雜局勢僅僅寄希望於洪秀柱一人,真的好嗎?說句稍微不禮貌的話,洪秀柱有這個能力和分量嗎?
洪秀柱敗選後表示謙卑接受結果
大陸網民勿把兩岸統一係於台灣一人
首先需要確定的是,無論誰當選國民黨主席,在兩岸現狀的變化上能做的都相當有限。兩岸政策論述上,各候選人也都有“一中”前提,區別在於其後的“各表”還是“同表”,而各表、同表到底是“一中”、還是“兩中” ,仍不能完全排除爭議。吳敦義當選並不意味著國民黨搞“獨台”,蔡英文在台上也壓根不敢“法理台獨”,洪秀柱當選就能統一了麼?說到底,還是洪秀柱“騙選票”的能力不如其他二位。
選前,洪陣營的支持者打出一串悲情牌力圖催票,“洪秀柱不能當選,兩岸和平無望”;“洪秀柱不能當選,國民黨沒有未來”。這似乎就讓隔岸觀火的大陸民眾認為,洪秀柱真的一人獨立承擔兩岸和平、國民黨的未來。選後敗選,一大堆人開始剪黨證退出國民黨。部分洪粉認為洪秀柱是國民黨唯一正確解,排斥其他可能性,選後大罵代理黨中央(洪秀柱參選連任,林正則主持中央日常事務)未能解決“人頭黨員”,大有一副“阿柱錯了嗎”之感。洪粉若因洪秀柱參加補選、競選連任而入黨,又僅因洪落選而聲稱要退出國民黨,又與他們所痛恨的“人頭黨員”有何差異?
1994年、2014年兩場台北市長選舉,泛藍陣營都打出,誰誰誰不能當選“中華民國”就亡了、“台獨”就實現了。不僅被現實所打臉,也被選民所擯棄,更關鍵的原因是,地球離了誰照樣轉,國民黨不會因為洪秀柱當選就馬上統一,也不會因為吳敦義當選就走向“台獨”。
很早之前,深藍的這一套論述就被認為是“選舉毒藥”,跟“獨派”夢想不得人心是一類道理。沒有能力整合全黨應對失敗的執政黨,在“領土公投”這樣重大議案上都沒有製衡能力的政黨,誰還想讓他分擔統一之責?鄧公說,國家的安定不能寄望於一兩人身上,同樣的,一個政黨的未來也不能被一兩個人綁架,兩岸終極統一也不能被國民黨所綁架。台灣前途終究是中美博弈(現階段暫可講陸美台三方)所致,勿高看台灣的作用,更勿高看國民黨的作用,也勿高估洪秀柱的作用。
洪秀柱、吳敦義的“兩岸政策”異同
洪秀柱、吳敦義看起來兩岸政策南轅北轍,卻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追求“兩岸永久和平”,在洪秀柱看來是同大陸“簽訂和平協議”,在吳敦義的設想裡是“兩岸和平制度化”。洪秀柱的設想於國民黨在野時期不僅難以在台灣實施,也有框限大陸對台策略的危險,吳敦義同樣,而且其構想則尚無明確路線圖。
簡單來講,若出現《反分裂國家法》所認定的三個情形,大陸方面具備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法理授權,而且大陸從未放棄對台使用武力。這讓台灣方面有所顧忌,不斷要求大陸承諾不使用武力,也被綠營操作為“中共威脅”,藍營部分人士想要取悅台灣民眾,就以自己能帶來“兩岸和平”為政治能量,意圖謀取更大利益。當然,也不能排除這部分人士是真心避免生靈塗炭,不過在21世紀的第2個十年,我更願意相信是為了獲得政治資本。
台灣選舉首任領導人時,兩岸陷入危機。當時就有統派人士說,他自己既能見到江總書記,又能見到國民黨主席李登輝,要求賦予他足夠權限,穿梭兩岸、避免戰爭,被傳為一時笑談。如今,對於洪、吳來說,最差的狀態是“兩岸和平使者”的美好形象,假如大陸方面不同意“永久和平”,就可以告訴台灣民眾,國民黨有很努力爭取,“奈何大陸不予”?假如同意,洪吳因之獲得政治能量,可更圖高位,大陸就會陷入“不能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怪圈:三項法定動武要件出現,卻不能使用武力。雖然大陸同意的可能性很低,但不得不防。在算計大陸方面,國民黨不比民進黨少,但卻沒有民進黨“精明”。
敗選原因之一:理念為先,卻打傳統選戰
開票結果顯示,洪秀柱僅在海外黨員部分小勝吳敦義,其餘幾乎全輸,大本營新北、台北都丟了,總幹事坐鎮的嘉義市只有吳敦義一半選票。這跟預期二輪攻克吳敦義的預想對比,稱“慘敗”並不為過。
仔細分析,洪秀柱強調理念先行,其區別於其他候選人的因子就是理念、路線,既然給了支持者極高的熱血和期待,就要打出不一樣的選戰。可惜的是,理念者也要吃飯,洪秀柱也拿不出打選戰的新策略,陷入國民黨舊式打法的藩籬,這自然被熟諳選舉操盤的吳敦義看破了手腳,敗下陣來。吳敦義早跟地方派系達成利益交換,互相取暖,又在選舉末期大動作鬆動洪秀柱的鐵票,“義起來挺國民黨”的標語不斷搶占“一柱擎天”的市場,光看這個,就知道洪秀柱的選舉“高開低走”。
為了激起黨內自認正統派的支持,在黨主席選舉中引入“藍綠之爭”,暗指吳敦義與綠營的聯結,強調洪秀柱是獲得藍營認證的合格人選。這在還未決定選擇的黨員看來,吃相難看無須多言,而黃復興本就被郝、洪分流,洪營能多拿到的票數有限,此時若不尋求擴大支持來源,無異於提前告敗。
與之同時,包遊覽車送支持者參加競選造勢集會、招募自己的支持者在投票資格確定前“火線入黨”以擴大支持者群體、投票日包遊覽車在支持者聚集區送選民去投票等等做法,別的陣營在做,洪陣營也在做。看在其他支持者眼裡,儘管洪陣營強調理念,然而其行為與其他陣營一樣難看,而且洪陣營的選戰缺乏調度、強調洪秀柱為唯一解,排他性傾向明顯,故而對其他選民吸引力薄弱。搖擺選民需要在幾個都比較不好的蘋果裡選擇一個不那麼爛的,黨政經歷完整、融合本土與外省,能募款、能叫得動黨團和地方派系的吳敦義就成了選擇。
如果洪秀柱要打一場理念的選戰,就請按照理念式的打法,至少是不能照抄國民黨舊式傳統,一方面認為國民黨組織戰很差、批判不已,另一方面又使用,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麼?洪秀柱招募人頭黨員、吳敦義也招募人頭黨員,雖然可能後者更多,但是“五十步笑百步”,大力批判吳陣營的人頭黨員問題,難道自己就乾淨了麼?真的理念打法,李敖打過,不搞選舉造勢,不亂登廣告,坐等選民選他,李以墊底的名次當選“立委”,並大鬧“立法院”;陳致中也打過,訴求他爹就好,還拿下全台第二高的議員票。很明顯,洪秀柱並沒有找到這樣的路,或者說,這樣的路在台灣已經走不通。
能提想法、理念的,叫政治理論家,應該在大學裡教政治;能指責到位的,叫政治評論員,應該上電視;能提出可行的路線圖或實際執行的,叫政治實幹家,應該搞政治。洪秀柱屬於第一類,韓國瑜屬於第二類,詹啟賢、吳敦義屬於第三類,如果搞錯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百害而少利。
敗選原因之二:用人屢失誤、缺乏政治算計
與之同時,洪秀柱也實在無人可用,原本拜託的幾位老資格操盤手都不願出來擔任總幹事,洪只好邀請黨內資歷尚淺、僅擔任過一屆不分區的吳育仁擔綱。吳育仁原本是中正大學勞工系教授,2012年被馬英九延攬擔任不分區,2016年競選嘉義市“立委”大敗,雖然吳在關鍵時刻為黨犧牲的精神是值得欽佩的,但他的確不會打選戰:既不會打國民黨傳統戰,也不會打新式戰法。哎,總幹事就是用來打選戰的,洪秀柱偏用了一個不會打的。
國民黨秘書長是要負責調和鼎鼐、選戰操盤的,洪秀柱偏用了沒有選舉經歷又調查局出身的莫天虎,關鍵時候不能出馬為洪秀柱擋子彈、讓洪直接跟各大佬肉搏,形像大為損傷,也沒有為洪秀柱的選戰操盤,更沒有用以製衡各大佬的“黑資料”,號稱史上最沒有聲音的秘書長,當然翻譯一下就是被台灣網民笑稱的“最無能的秘書長”。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傳統上由現任“立委”擔任,負責“立法院”國民黨團的操盤,以及黨中央和黨團的溝通。洪秀柱出身“立法院”,但跟“立委”關係不好,改善關係非常迫切,但洪秀柱提名了一個非現任也跟“立委”們關係不好的蔡正元。蔡非現任不能進“立法院”溝通,也因為性格原因而被排斥,黨團大有一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感覺,將蔡大領導束之高閣。結果蔡正元果然沒發揮好本職工作,卻在批評民進黨的副業中發光發彩,甚至讓專門負責文宣的文傳會主委周志偉丟了飯碗,由蔡正元督導文傳會。由此看來,應該讓蔡正元擔任文傳會主委,派出黨團較親洪的比如林德福出任執行長,才算是知人善任啊。
早在去年10月,副主席郝龍斌就邀請副主席胡志強幫忙選舉、劍指2017,洪秀柱除了傻乎乎的任命他們當自己的副手,還準備讓胡志強代理黨主席,結果就在正式宣布前幾天,胡志強倒戈郝龍斌,給了重重的一記耳光。洪秀柱原本希望外省籍郝龍斌、本省籍詹啟賢、客家籍的林正則、軍系的陳鎮湘,廣泛團結起國民黨,結果只有陳鎮湘一人力挺,林正則神隱而其餘兩人倒戈。副秘書長安排一大堆本土派人士,最後為洪秀柱助選的,也沒有幾個。
此外,新北市“議員”陳怡君、台中前“立委”沈智慧、台南市“議員”王家貞號稱北中南三大挺柱女將,5月6日陳怡君站台挺郝,5月17日沈智慧“帶走2千眷村票”公開挺吳,三大女將夭折其二,洪秀柱甚至連自己人都保不住而被他人算計。
敗選原因之三:缺乏執行力、決斷力,沒有行政資歷
洪秀柱的選舉資歷僅限於復選制“立委”選區,沒有參選過縣市首長,沒有在行政系統歷練,最多算有黨務資歷。“立法院”任職主要是在教育委員會,社團經歷也主要是在教育界,在其他界別無甚淵源。所以同樣是民代,2015年洪秀柱還是黨候選人的時候,就有黨內議員批評稱,很多民代都是在各個委員會輪流待,洪秀柱只待教育委員會,在其他界別沒有淵源,怎麼獲得其他界別的奧援?也對非教育議題並不熟悉,要如何推出對應政策,如何告訴選民有能力處理?總不能選上了再來熟悉吧。
沒有行政首長(各“部會”和縣市長)歷練,使得洪秀柱對團隊的掌控力、議題的製造能力以及政策的執行力均堪憂。換作在大陸,你能想像一個只有北京市人大副主任、教育工委主任的資歷就能當好北京市委書記或者北京市長麼?這一方面是民主選舉制度的弊端,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洪秀柱只想做好民代,從未考慮參選行政系統所致。
洪秀柱出身台灣最藍的選區,其政策主張為深藍所喜愛,而與一般選民有差異。此前洪秀柱的所有競選經歷都在復數選區,複數選區是一大堆人在一大塊區域爭一大堆名額,只要有特定階層就可以獲勝,所以不搞競選活動的李敖選上“立委” 、控訴被“迫害”的扁子陳致中選上高雄市“議員”。當複數選區換成單一選區,就是幾個候選人在一個小區域爭奪一個名額,各個候選人就要靠近中間選民來獲得勝利。李敖就去參選文山區,被國民黨籍賴士葆擊敗;陳致中不聽勸阻選小港區,造成泛綠分裂泛藍得利。
無論是領導人選舉還是黨主席選舉,都可以視作單一選區,因為只有一個獲勝者,出身深藍區的洪秀柱曾面對外界抨擊說,我就是中間路線。她已然把自己所堅持的路線當做中間選民也喜歡的路線,缺乏政治家的調整空間和政治精算。類似的,民進黨的一位前主席也認為台灣最大的問題是“正名制憲”的問題,是要“台獨”的問題,也曾選過台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宣告失敗,這就是如今在政壇外發光發熱的林義雄。弔詭的是,也正是林義雄促成民進黨兩岸路線向中間靠攏。
在台灣,深藍深綠一樣遠離主流民眾,但是深綠主張有人講,深藍主張缺乏力道。民進黨的文宣能力讓泛綠政見成為全民共識,國民黨卻只有跟著走的份。對洪秀柱而言,熟諳演講能夠為統派發聲,重視年輕人又出身教育系能夠培養下一世代,改良統派的論述也是必要。洪秀柱應該做一個統派的神主牌,不要被現實政治所污染,該出來的時候接力五小時絕食強迫國民兩黨讓步,從事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為兩岸交流發光發熱才更合適。
敗選原因之四:策略屢出錯而“道歉行情”不再
很多大陸看客並不知道,這不是洪秀柱第一次參選黨主席。2007年,馬英九因特別費案辭去黨主席,各派加持的吳伯雄對上資深“立委”洪秀柱,吳以15.7萬(86.97%)大勝洪秀柱2.3萬(13.03%)。此後,吳伯雄安排洪秀柱進入不分區名單,馬英九拔擢洪秀柱為“立法院副院長”、邀請擔任副主席,才開啟了洪秀柱的“政治星途”。
去年的補選中,洪以78829票,56.16%的得票率當選國民黨主席。兩個原因非常關鍵,一個是對手太弱,一個是道歉行情。本來郝龍斌想要參加黨主席補選,後來聽聞吳敦義要選,就禮讓吳敦義而自己不選,後來吳敦義臨時變卦,放郝龍斌鴿子(也種下了今年吳郝不合的因子),本土派派出次級別的黃敏惠出戰,黃不想選、缺乏奧援,故而打不過洪。此外,洪秀柱在2015年遭遇“換柱”,引發基層選民的不滿,被換以後仍然四處奔走為黨籍候選人輔選,更是感動了很多深藍民眾。“2016年一定要還給洪秀柱”成了選民心聲,由此促成洪秀柱當選。
今年選舉時,這股行情已不再,選民給了洪秀柱一年,洪秀柱沒有做的很好。倒戈挺吳的洪秀柱閨蜜“沈智慧”就說,“現在的國民黨,正需要一個精明幹練的人,才能對付民進黨這些'地痞流氓'。”而洪秀柱的競選策略失策太多,比如,軍公教抗議、反核災食品輸台,黨中央不敢表態,後來卻被郝龍斌等人挖角。馬英九遭遇官司、蔡英文民調走低,各個陣營遵馬,唯獨洪陣營大動作反馬。民進黨執政以後,都不敢同明確貪腐的陳水扁切割;國民黨尚且在野,就要清算前領導人,筆者頗覺訝異,曾詢問親洪者,得到的原因是“經過精算,能爭取到的黃復興反馬,批馬能有票”。如今看來,這個策略也不對。
後記
洪秀柱理念宣傳已達到,她該休息了
筆者跟很多藍營基層選民聊過洪秀柱,大家最佩服的都是洪主席的勇氣、擔當和理念,同樣的,對於她能力有限、無法團結全黨,以及面對慘兮兮民調的蔡英文無所作為大為不滿。選舉結果結束後,一位朋友發了一篇高讚的狀態,“只要不是她,誰當選都行,現在放心了”。“她”是女字旁,各種意味不言而喻。
能理解深藍、大陸民眾被壓抑了很久的“統一”熱情,但是洪秀柱明顯“德不配位”,過高的期待反而會造成對她的傷害,請大家放過快70歲的老人吧,讓她從事她熱愛的教育事業、兩岸青年交流事業,藉由各種平台傳播理念,大陸各色大學、事業單位也可以邀請她做演講,但千萬別走政治路,那是在害她。
深藍是一種怎樣的統?
在大陸,不少政論文章及前輩大德以統獨為唯一評判標準,以洪秀柱落選放大解釋,認為兩岸統一無望、國民黨“維持華獨”等,甚至成為各大門戶網站的主流,但凡有不同意見就開噴,隨意冠上“果粉”、“台獨支持者”的帽子,這樣的風氣是令人可怕的。
對於很多深藍老伯伯來說,統一可以,但只接受“中華民國式”的統一,要幫助“大陸民眾走向自由民主”。一位權威深藍民代也曾聲稱,“統一對台灣當然好,我們就可以核廢料送到西北去”。類似言論不一而足,反正大陸就是一個“窮到廁所沒有門”的地方,需要被“另一邊的中國人解救”。
只是如今“台獨”泛起,深藍與大陸的矛盾才退居後位,大家同樣堅持一個中國、一起“反台獨”,但若真想統一,寄望於他們是危險的。大陸民眾都不會要“中華民國式統一”,我們只可能接受“兩岸同歸中華人民共和國”。
“打鐵還需自身硬”,大家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