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普騰遭變賣虧損轉嫁納稅人普騰(Proton)會否遭遇“變賣資產”(asset-stripped)以致最終再次由納稅人去承擔普騰這個“畸形怪胎”(overgrown ‘baby’)呢?                                                                                                                                                                                                                                                                                                                                                                                                                                                                                                                                                                                                                                                                        第二財長拿督斯里佐哈利日前宣布,財政部同意將向普騰提供最後一批總值2億5千萬令吉的低息貸款,以及支付11億令吉的“研發費用”(research grant)。然而,就如我昨天發表的聲明,我發現中國吉利集團只需要支付1億7千萬令吉來購買普騰49.9%的股權,而財政部卻為該集團注入大約13億3千500萬令吉的現金。更糟的是,儘管雙方高調簽署了收購合約,但吉利根本沒有提及對於普騰未來的計劃,特別是它有否計劃為普騰投入更多資金;惟佐哈利卻表示,這是“帶回光輝的日子”。事實上,當你研究這筆交易,馬來西亞人民會擔心這項交易實質上是一項變賣資產(asset stripping)行動,普騰的“骨髂殘骸” (skeletal)將在時機到來歸還給馬來西亞政府。根據交易,普騰將以1億英鎊或5億5千600萬令吉出售(dispose)它位於英國蓮花汽車製造廠的全部股權給一家以吉利集團為首的聯營公司。不要忘記,普騰在1996年已支付19億6千萬令吉收購蓮花。從上述的交易細節來看,吉利對蓮花更有興趣,它將成為蓮花的大股東而不是普騰。此外,我們也發現,作為出售行動的一部分,之前由普騰進行有價值的土地儲備,估值約為5億4千萬令吉的賬麵價值,也將全部轉讓給在2012年時從國庫控股(Khazanah Nasional )手中購買普騰的多元重工業(DRB-Hicom)。產業分析員接受Edge 周刊的訪問時認為,這些資產的市場價值明顯偏高。問題在於,儘管上述資產從普騰處被變賣,政府為普騰提供的15億令吉低息貸款將尚未償還。在所有理智的情況下,吉利收購蓮花和轉移物業資產給多元重工業,政府的低息貸款必須全額償還。至少,普騰“新”的聯合股東──多元重工業和吉利,必須在普騰發生違約事件時為有關貸款提供充分的企業擔保。無論如何,自從我們發現違約事件,有關的低息貸款已轉換為在普騰內的21億新股,它占公司的至少65%!換言之,如果吉利與多元重工業選擇不繼續投資和支撐普騰,其結果是,後者無法償還政府的15億令吉低息貸款,那麽這家已大出血的公司將再次由政府去持有!在這個結果里,很明顯的贏家是吉利,它得到了想要的交易──蓮花汽車和品牌;以及多元重工業則擁有了所有寶貴的產業資產。一旦普騰無法“復元”,那麽這個“虧損寶貝”(loss-making baby)將無可避免地歸還給還沒覺察到事態嚴重的馬來西亞納稅人。如果普騰不管什麼原因而變得非常有利可圖,私人公司將保持所有的利潤。然而,假使普騰在合理的情況下,仍持續使每年都造成數以億令吉的損失,有關虧損將最終是由馬來西亞政府被“社會化”(socialised)。財政部必須回答,為什麼政府為這兩家公司(一家本地和另一家外國公司)獻上這樣一個穩賺不賠的完美財政方案(fantastic financial failsafe),而其結果只有兩個可能:(一)吉利和多元重工業成為贏家;(二)人民成為輸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