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六一”兒童節雖然已經過去,但節日所帶來的歡樂依然是孩子們這些天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對於家長們來說,為了讓孩子過得快樂,免不了要“掏腰包”給孩子買份禮物,或者請孩子“下館子”。當然,這樣的“消費支出”家長們大都樂於接受。他們苦惱的是:孩子背著他們在“亂花錢”,比如私自購買遊戲幣或者價格昂貴的物品,用父母手機中的微信錢包給同學發紅包,在網路上“打賞”……面對此類“亂花錢”的現象,家長該怎麼辦呢?

一個小孩揣著幾千元去店裡買手機,家長知道後要求退貨,並因此與商家發生爭執。近年來,這樣的事情並不鮮見。近日,記者在市12315投訴台採訪時,便了解到這麼一起因孩子“亂花錢”引發的糾紛。

“在上個月的時候,有一個孩子,自己拿了七千多元錢跑去手機店裡買蘋果手機。”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名孩子才12歲,他看中了店裡的一款價格7199元的蘋果7代手機。剛開始的時候,店員看他是小孩,不敢將手機賣給他,這名小孩卻“鍥而不捨”去了多趟,並最終買到了手機。

“買這麼貴的手機,沒有大人的同意,店員怎麼能將手機賣給孩子呢?”事後知道此事的家長有些氣憤,隨即找商家理論,要求退款。但商家表示,手機已經被激活,無法全退。雙方為此發生了糾紛。後經12315工作人員調解,商家退還了部分購機款。

類似的事情並不少。比如,有一個還在讀小學的孩子,在去年的時候,多次拿家中的錢到家附近的一家店裡購買遊戲幣,然後自己進行充值,短短一段時間便花了數千元。家長在知道此事後十分吃驚,在責罰孩子的同時,對於商家私自向未成年人銷售遊戲幣的做法表示氣憤。據12315投訴台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孩子背著家長“亂花錢”引發的糾紛有過多起。在這些糾紛中,孩子們購買的也都是一些價格不菲的手機、數碼產品或者一些知名品牌的穿戴用品。

在與一些學校教師交流中,記者還了解到,有的學生私底下還“互相交易”,交易品包括自行車、手機等較為貴重的物品。“我們學校禁止學生帶智能手機進校,但私底下偷帶的學生不少。有個讀初一的孩子,看到一個同學使用一部蘋果手機,很想要,便從家中偷拿了一些錢,再把自己平時騎的自行車也抵上,終於把那部蘋果手機‘買’到手。”而在事後,這位學生面對家長的質疑,卻謊稱自行車被盜,而手機則是“找同學借來用幾天”。直到幾周後開家長會時,找老師與孩子同學了解後,家長才知道孩子手中蘋果手機的“來歷”。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