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12點渴得厲害,原來是乾燥綜合症,幸虧有這副中藥!
醫壽延年 2017-06-04 14:24
點擊關註:醫壽延年
關注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提供可靠、精緻的閱讀服務!
患者,男,30歲,2007年3月16日以口乾、舌燥一年就診;其2年前父親病故,過度勞累和悲傷,開始是流清涕打噴嚏,後逐漸出現口乾、舌燥的癥狀,渴欲飲,逐漸加重,晚上6~8點不渴,9~12點渴得厲害,白天與晚上口渴基本無區別,其從小至今口瘡發作頻繁,2年前最嚴重,近來好一些,曾做血糖檢查,正常,晨起睏倦明顯,背部近7~8月不斷起痤瘡,眼結膜稍紅,舌質紅,苔薄白,脈弦。
西醫診斷:原發性乾燥綜合征。
中醫辨證為濕熱陰傷,氣虛受風,給予半夏30g,黃芩10g,黃連3g,乾薑12g,党參15g,荊芥10 g,防風10g,甘草3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6劑。
2007年3月22二診:癥狀大減,留有晨起便干、睏倦,多夢明顯;上方加柴胡12g,川楝子1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6劑。
2007年3月28日三診:癥狀又減,給予半夏30g,黃芩10g,黃連3g,乾薑12g,党參15g,荊芥10g,防風10g,甘草30g,水煎服,每日1劑,10劑。隨訪,現已痊癒。
按:乾燥綜合征多由感受燥熱之邪或內生燥熱所致,燥熱邪毒,陽邪熱毒困遏脾土,脾胃化生津液之功能不及,無精津可散佈於五臟四肢百骸,臨床呈現一派陰津匱乏之表現。甘草瀉心湯能清熱解毒,瀉火而培中,且方中重用甘草,後世中西醫理論有不同詮釋。《傷寒論縱橫》指出:“以甘草命名者取甘緩之意也,用甘草、大棗之甘補中之虛,緩中之急……”
現代藥理學認為甘草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作用,究其原理,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即有人報道,認為甘草甜素在體內被葡萄糖醛酸酶水解為葡萄糖醛酸和甘草次酸,甘草次酸與肝臟內存在的類固醇代謝酶(還原酶)的親和力大於類固醇,從而阻礙了醛固酮和皮質醇的滅活,故使用後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重用甘草可以收到很好的解毒、和中的治療效果。乾燥綜合征屬風濕類疾病,因此體內類固醇水平的高低對於該病的預後密切相關。需要要重用甘草來提高體內類固醇的水平。因此,使用甘草瀉心湯主治乾燥綜合征,取效是在情理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