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迪溫認為,台灣要想在國際上被承認為國家已經變得更難實現 資料相 |
中評社華盛頓6月14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國台海問題專家戈迪溫(Steven M. Goldstein)指出,儘管台灣人身份認同感增強,但承認台灣在國際體系中的國家角色已變得更難實現。中國與巴拿馬建交,以及其它限制台灣國際參與的努力,顯然是想用國際孤立感迫使蔡英文改變其大陸政策,但效果如何有待觀察。
巴拿馬轉向北京以後,哈佛大學台灣研究小組主任戈迪溫在接受中評社記者電子郵件採訪時指出,二十世紀末以來,“中華民國”領導人力求實現國際上的認可,不是基於像以前那樣聲稱是統治全中國,而是統治在中國內戰結束後逃往的台灣和其它一些島嶼。在台灣島內,隨著時間推移,民主改革通過培育台灣人身份認同感的增長,來加強國家的新基礎。但是,承認台灣在國際體系中作為國家角色,已經變得更加難以實現。
戈迪溫表示,北京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主張對台灣島的主權,導致其反對其他國家承認台灣,並聲稱有權監督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性質。北京力求以國際隔離為手段,實現統一的目標。雖然美國沒有承認中國大陸對台灣島擁有主權,與台北保持積極的“非官方”關係,並支持台灣政府更大的國際存在,但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受到其承認中國的條件限制。
戈迪溫認為,台灣在國際體系中被有限地接受,一直是台灣島內政治的重要課題。無論是遊客還是商務人士,海外旅行的台灣人民經常感受到被削弱的地位。自從李登輝的“度假外交”以來,台灣領導人通過追求減輕這種國際孤立感的政策,尋求提高自身政治地位的途徑。中國開始與巴拿馬的外交關係,以及其它最近限制台灣國際參與的努力,顯然是要用這種孤立感來產生迫使蔡英文改變其大陸政策的政治壓力。
不過戈迪溫說,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台灣人對大陸的不信任感依然強勁,這與孤立感共存。他認為,北京似乎正在下注,覺得對台灣的國際孤立感越來越多的關切,將影響蔡英文的大陸政策發生有利北京的變化。然而鑒於台灣人對大陸的不信任和台灣公共意見對國際孤立的敏感性,這可能會產生相反的影響,並加劇台灣人對大陸的態度。人們必須對此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