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簽出無數化療單的醫生
自己換癌後卻說
他是一位從事腫瘤、癌症醫學工作56年的老醫生,他一生給無數患者化療過,也讓無數的患者脫離痛苦,讓人敬佩。和很多醫生一樣,他之前也贊成對合適病情的患者做化療、全切手術。
▲ 左圖:華益慰教授一直到70歲都在給病人做手術。是一位非常讓人敬佩的好醫生。右圖:老伴張燕容和病床上的華益慰教授。圖片:新華網,舒高利攝影。
到2005年,當這位北京軍區總醫院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常務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知名腫瘤專家華益慰,自己也成為一名胃癌晚期患者,並接受胃全切手術、化療……之後,他卻對自己的所帶的學生沉痛的說到:
我們當醫生的,不能單純治病,而是要治療患了病的病人啊!
……我從前做了那麼多手術,但對術後病人的痛苦體會不深。沒想到情況這麼嚴重,沒想到病人會這麼痛苦。
……全胃切除帶來的不光是吃飯的問題,還有術後返流的問題……做全胃切除,病人遭受的痛苦太大。哪怕留一點點胃,就比全切強,病人就沒有那麼痛苦。
原話載於《天府早報》
一直負責照顧華益慰教授的老伴張燕容女士卻說:
他原來身體的基礎很好,第一次手術後體重還維持得不錯。如果不做化療,慢慢恢復飲食,也許能恢復得好一些。是化療把他徹底搞垮了。
原話載於《天府早報》
▲ 華益慰教授在做義診,圖片:新華社。
無數次化療手術,讓華益慰教授…
被檢查出胃癌並確定為晚期之後,華益慰教授開始了平常病人進行的常規治療:胃全切手術。
術後,華益慰教授直觀的感受到了反流、燒心、刺痛咽喉的感覺,一天24小時不能平躺,只能坐卧。此時的華益慰教授開始反思起來。
醫學上講求的“腫瘤的全切除”意思
為了防止癌細胞死灰復燃和擴散,醫生通常會將腫瘤附近2厘米以外的正常組織全部切除,這樣不易複發。
而華益慰教授接受的胃全切手術也是這樣:醫生通常只關心手術是否成功、盡量不易複發,而並不切身知道病人的痛苦。
全胃切除的痛苦還沒有結束,下一個痛苦接踵而來。為了控制癌細胞的擴散,華益慰接受了腹腔熱化療。
華益慰生前說“都不敢想像我是如何堅持下來的”:90分鐘躺在那裡不能動,腹腔加溫到41攝氏度,人不停地出汗,以至於化療結束後他得連續換兩套衣服。每次治療後,腹部陣陣絞痛,疼得他在病床上翻來覆去,需要用藥來止疼。
經過無數次的高溫化療之後,華益慰教授已經無法進食,就連鼻飼液也喂不進去……負責照顧華益慰教授的老伴張燕容女士說:
他原來身體的基礎很好,第一次手術後體重還維持得不錯。如果不做化療,慢慢恢復飲食,也許能恢復得好一些。是化療把他徹底搞垮了。
摘自《天府早報》
“勉強“的手術千萬別做!
當然,我們不能對手術這種醫療手段一棒子打死,因為手術治療是現代癌症治療的基石,不過我們應當反思:手術真的是治療癌症的唯一途徑嗎?
在湯釗猷院士提出的“中國式抗癌”策略里,手術是最重要的“消滅”手段,但手術只適用於較早期、無播散的腫瘤。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家雷蒙德·弗朗西斯被譽為“對健康和疾病實現突破性認識的少數科學家之一”,他寫了《永遠不再害怕癌症》一書,書中說了幾個觀點:
癌症被確診時,常已有轉移。一旦癌細胞已轉移,手術即無效。因此,即使是癌症早期,手術也會加速癌轉移,轉移的腫瘤比原來的更嚴重;
癌症手術大大減少了癌細胞轉移所面臨的障礙,使癌細胞順利地進入血液,附著於血管壁,進而穿透血管壁,在新的合適場所定居下來,形成轉移;
手術、麻醉和輸血均會抑制免疫系統,尤其降低自然殺傷細胞活性,為癌細胞轉移消除了對抗者;
腫瘤生長需要有新生血管供應血液。手術後,人體會生成刺激血管生成的物質,促進創口癒合,但不幸的是,也促進了轉移灶內新生血管生成;
手術可增加體內炎症反應,刺激機體產生一種酶,叫還氧化酶-2,這種酶能促進腫瘤內血管新生,提高癌細胞的附著性。
▲雷蒙德·弗朗西斯教授與他出版的書籍,
- 圖片來源:京東,觀點摘錄:39健康網
也許正是因為上述原因,不少著名外科專家呼籲“手下留情”,不要輕易做“勉強”的手術。
營養是多麼的重要
華益慰教授的臨終感悟,也讓我們更加認識到醫學有限的事實:
只照顧手術成功、關注醫療責任,而不考慮病人生存質量、切身痛苦的醫療觀念是多麼的讓人寒心。
在最後幾天,華益慰教授不止一次的說過:“別輸了,別再浪費了。”這是因為:
華益慰教授的身體經過胃全切、化療已經不具備吸收這種營養的能力了,雖然能夠勉強活個一年,但是生活質量是非常低的。
所以,無論什麼時候,多麼嚴重的病人,營養的供給、保證都是非常重要的,藥物反而只是起到輔助生活質量的作用,決不能影響生活。
華益慰教授於2006年8月12日下午6點離開了我們,他的這些臨終之言無異於給我們每一個人、給現代的醫學敲響警鐘。
1藥物只能控制疾病
看看我們身邊那些身患疾病的人: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風、乙肝、脂肪肝、甲亢、關節炎、胃炎、嚴重失眠、癌症等,面對這一大堆常見慢性病,通過藥物可以將疾病治癒?
不能身體里出現了蒼蠅就殺蒼蠅,出現了老鼠就殺老鼠。要清除出現蒼蠅、老鼠的原因—體內的垃圾。否則殺了老鼠又會出現蟑螂,殺了蟑螂還會出現……
所以,要健康不能光靠藥物,藥物頂多就是將慢性病症控制在一定範圍內,能做到這一點已經算不錯了。
2
營養才是健康的根本
有效的營養來自於完整的食物
那讓我們來看這樣一個事實:如果一個健康的人7~10天不吃任何食物,你說會發生什麼事情?不容置疑,這個人肯定會死掉。人用來維持生命的主要東西除了空氣和水以外就是食物,也就是食物裡面的營養給予了人的生命。
美國有一份研究報告表明:當維生素C存在於橘子等整體時,被稱為抗氧化劑,能防止心臟病、癌症。當維生素C離開橘子後,能製造上億的自由基,自由基被譽為眾多病症以及癌症的兇手之一。
完整的植物,多種類的植物,代表著營養。人如果比較喜歡吃蔬果,少吃肉類,就會比較健康。美國現在提倡素食的漢堡,就是這個道理。
3營養修復細胞
胃細胞7天更新一次;
皮膚細胞28天左右更新一次;
肝臟細胞在180天更換一次;
紅血球細胞120天更新一次……
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身體98%的細胞都會被重新更新一遍。
而這些所有發生的前提就四個字:營養充足。
受損的器官通過細胞的不斷“新陳代謝”和“自我修復”,經過一段時間,受損的組織和器官就會被“軟性置換”,產生出“新”的組織與器官。很多很多的疾病,都有機會徹底康復。
真正能讓自己康復的絕對不是藥物,因為藥物的成分不是細胞修復所需要的成分。
而而一旦給足時間,給足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脂肪等這些人體構成所需要的材料,人體就會啟動自我修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