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蛋白尿是很多腎病患者早期存在的症狀,但由於很多人對腎病並不是很了解,平時也只是在網上一些科普類的文章中看見過,真發生在自己身上卻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今天我就來介紹下這「哥倆」,了解的人加深印象,不知道的就要認真仔細的做好筆記了:

我們正常的尿液的顏色呈黃色、澄清透明。血尿不用看都知道是紅色的,但紅色的尿液不一定就是血尿。如果尿色發紅,一定不要忽視,需要尿檢確定是不是血尿。

如果尿檢發現每高倍鏡視野≥3個紅細胞,就可以確定是血尿了。

血尿分為鏡下血尿和肉眼血尿,一般是腎炎早期患者,腎臟出現炎症反應,炎症使得腎臟充血水腫,腎臟內壁黏膜上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少量的紅細胞可直接透過毛細血管壁進入尿液,這時候排出的尿液就是鏡下血尿。

如果紅細胞在排尿之前破裂,經尿液排出後,我們直接就可以看到紅色的尿液即血尿。

通常我們健康的人尿中蛋白質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於150 mg),蛋白質定性檢查時,呈陰性反應。

但是當我們的腎臟受損後,腎小球的濾過膜孔徑就會增大、斷裂和靜電屏障作用減弱,濾過膜就好比一個篩子,篩子上的孔隙越大,導致過濾出去的東西不僅壞的東西,好的東西也會滲下去。同樣的道理,濾過膜受損後除了把體內的多餘的毒素過濾到尿液中之外,對我們身體有益的蛋白質也會漏出到尿液中,從而形成蛋白尿。

我們常看到的蛋白尿,通常都伴有很多泡沫,且泡沫長時間不容易消散。但注意區分泡沫尿和蛋白尿,並不是所有的泡沫尿都是蛋白尿。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進行尿檢來鑑別。

1、注意加強身體鍛鍊,增強機體的免疫和抗病能力。避免感冒、感染等易引起復發的因素,加重蛋白尿的情況;

2、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掉不良生活習慣,如遠離煙酒,減少腎臟負擔;勞逸結合,可適當通過運動來排汗,通過汗液排出體內少量毒素,減少腎臟的負擔;保持良好的心態,調節自己的情志,有利於病情的恢復。

3、控制飲食結構,遵循「五低一高」飲食原則,即低鉀、低鹽、低磷、低脂肪、低蛋白和高維生素。尤其是注意低蛋白飲食,一日蛋白攝入量不超過40g,舉個栗子:大約合主食4兩,1兩瘦肉、一個雞蛋、100g酸奶。具體的攝入量要根據病情來制定。

其實只要積極的進行治療,嚴格遵守飲食、用藥等方面的注意事項,這「哥倆」也厲害不到哪裡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