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媽媽總能幫孩子反轉人生?
微微從剛記事開始,就學會了如何忍受旁人異樣的眼光。因為,她是一位白化病患者。
自從上了幼兒園,“和別人不一樣”的標籤在她身上被黏得更緊了。
不諳世事的小朋友們經常把她當作取笑的對象。不是冷落她,就是圍住她指指點點嘻嘻哈哈。
在善惡和尊重的界限還沒有被明確的年紀,這種事情再常見不過,老師也無能為力。
按照劇情的常規走向,微微本該是一個內向自卑的小孩,可偏偏,她活力十足,自信滿滿。
在眾人冷落她的時候怡然自得地畫畫做手工,被嘲笑的時候也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時間長了,戲弄她的人反而變少了。
有一次,微微的媽媽去幼兒園接她,又有淘氣的小男孩惡作劇地碰她一下然後迅速逃開,好像她身上攜帶著會傳染的病毒。
這個時候,她媽媽把幾個小朋友叫過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微微為什麼和大家不一樣嗎?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因為她是月亮的女兒。
孩子們都驚詫地張大了嘴,眼睛裡閃爍著羨慕。微微皮膚雪白,頭髮也是淺黃色的,那不就是月亮的顏色嘛!
從那以後,真的再也沒有人嘲笑微微了,她可是月亮的女兒。
生下來就是重度腦癱的丁丁,人生才剛開始就被譜上了一個悲劇的序章。可他又是那麼幸運,因為他有一個從不言棄的媽媽。
出生那天,丁丁的媽媽鄒翃燕拼盡全力把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就沒打算再向命運投降。丁丁的爸爸不願意麵對現實,就此離開了她們母子。
可她說,丁丁和所有的孩子一樣,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
因為小腦運動神經受損,丁丁的成長要比同齡人慢好幾拍。儘管付出了比其他媽媽多千百倍的辛苦和努力,鄒翃燕仍然心懷感恩。
她從不把丁丁當作一個“特殊”的孩子來看待,他學不會用筷子,她就耐心地教,直到他學會為止。原因很簡單,她不希望孩子因為身體疾病而自慚形穢。
在她看來,給予孩子平等和尊重,才是最重要的。她相信孩子,即便面前有著比其他人更難逾越的高山,他也可以做到。
鄒翃燕的相信和堅持最終創造了奇蹟。丁丁2011年從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業,同年又進入了北大法學院。去年,丁丁又被哈佛大學法學院錄取了。
藝術源自生活,動人的故事都是搶手的電影素材。經典中的經典《阿甘正傳》就是一個關於“缺陷”的故事。
相信所有人都會背那句膾炙人口的“我媽媽告訴我,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的。”
可是人們總是不容易記住,他媽媽還說過“記住我說的話,阿甘,你和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
直到阿甘長大成人,功成名就,也經常會把“我媽媽說過……”這句話掛在嘴邊。
如果這位堅強幹練的母親得知自己兒子的智商只有75,甚至不足常人的一半,就把他當作弱智一樣對待,阿甘恐怕永遠都無法跑出他精彩人生的第一步。
電影《叫我第一名》裡面也有一個“和別人不太一樣”的小男孩布萊恩,幾乎所有人都沒發現他的異樣是一種病症,其中甚至包括他的親爹。
在所有的勵志故事裡,都有一個堅強的母親。布萊恩的媽媽並沒有因為眾人的責難而對兒子有絲毫的懷疑,她選擇和孩子站在一起。
用布萊恩的話說“我沒有什麼盆友,同學們都叫我怪胎,媽媽卻叫我寶貝。”
她用自己的的方式證明布萊恩並非刻意搗亂,而是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這是一種嚴重的痙攣疾病,導致他無法自控地扭動脖子並發出奇怪的聲音。
既然這種病症目前在醫學上無法治癒,布萊恩的媽媽乾脆讓兒子繼續當一個正常人。
勇於直面現實就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布萊恩和阿甘一樣,都收穫了一個成功的人生。
為什麼這些媽媽就是能幫孩子反轉人生呢?真的只是幸運和巧合嗎?當然不。
秘密在於,不管情況看起來多麼糟糕,她們始終相信孩子。她們會給予孩子充分的平等和尊重,就像對待正常孩子那樣去對待他們。
如果微微的媽媽不相信自己的女兒即便身患疾病,也依然是個純潔可愛值得珍惜的孩子,微微不會得到這樣的接納。
如果鄒翃燕不相信“丁丁可以像正常的孩子那樣生活”,丁丁的學霸潛能根本就不可能被激發得如此徹底。
如果阿甘的媽媽不相信智商75的兒子也會有別人無法企及的長處,布萊恩的媽媽不相信自己“和別人不太一樣”的兒子真的不是怪胎,那麼,故事的結局也將被徹底改寫。
這就是相信的力量。這種力量甚至可以讓一個孩子跨越自己生理上的缺陷,重新發出閃亮的生命之光。
再沒有什麼情感,比這樣的相信更加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