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橋樑史奇蹟!不用一鐵一釘屹立百年不倒,搭建方式令人叫絕~!

溜溜達達看世界,不慌不忙走天涯。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國橋樑界的奇蹟工程-伸臂橋。橋的種類有很多,但說到伸臂橋,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因為它是特殊歷史下的產物,是一種「歷史橋」,現在存量已經很少了。

在歷史上,伸臂橋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橫斷山區和青藏高原交界的川藏地區,其中最集中分布在四川阿壩縣和新龍縣。隨著時代的發展,伸臂橋已經漸漸成為「殘存」的文物,目前在四川阿壩州阿壩縣境內,還有20多座保存完好的伸臂橋,這些橋樑已經有上百年歷史了。

伸臂橋被譽為我國乃至世界橋樑界的活化石,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伸臂橋最神奇之處在於其全是由原木和石塊建造,沒用一根鐵釘、沒用石灰、石條,也不用繩索捆紮,而是全部填充石塊加重其橋墩自身重量,卻能安全通行且屹立上百年而不倒,堪稱一絕!

建造伸臂橋重要的原料是原木,整座橋不用一根鐵釘,其根據古代力學和數學原理創造出一種獨特穩固的木材搭建方法。建造伸臂橋首要也是最根基的一點是搭建橋墩,橋墩搭建是用一種叫「木摞子」的方法,即原木橫豎交替架置,中以石塊填實。

伸臂橋的橋墩是在河岸兩邊各有一個,一般是根據地形選擇較窄 的河岸,選用直徑20-40厘米的原木去皮曬乾後在選好的架橋位置橫豎堆碼成橋墩,為了讓上下層的原木能夠有機結合,在每層原木間塞入堅硬的石塊填實。為固定原木,分別在兩端開鑿埠,用木條對每根原木進行連接,這樣橋墩就連成了一個整體。

橋墩砌到一定高度時,要開始著手搭建「手臂」部分了,首先是伸臂梁,在壘好的橋墩里翹斜放置原木,原木的一部分要伸出橋墩外像手臂一樣逐層向河中遞伸數米,層層遞出,根據橋樑高度和寬度,決定伸臂梁的層數,一般疊二十層左右,最高的有三十層。每層相隔約一厘米左右,最後在中間橫置一木條,木條兩端鑿挑出的木杆得以固定牢靠,同時在每層空隙中填充石塊。

接下來最後一步就是搭建過橋的木杆了,當橋墩上的伸臂梁搭到一定程度時,在兩個伸出的「大手臂」上搭上數根兩面削平的木杆,就可以通行了。

目前康巴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也是最大的伸臂橋是橫跨在雅礱江上的波日藏式伸臂橋。該橋始建於清朝,是藏族建築師唐通吉布設計建造,長125米,寬3米,橋從橋墩兩頭向江心伸出,好似兩個巨大手臂托起橋面,因此有「飛橋」之美譽。伸臂橋完美容融合古代力學、數學和美學,是我國古代橋樑史上以極簡主義建造實用橋樑的奇蹟,也是世界橋樑史上的奇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