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新聞報導稱,武漢一位小伙因認為多吃辣椒能祛除體內寒氣,在外就餐時狂吃辣椒,吃完渾身發熱,但晚上回家後胃疼不止,被診斷為急性胃炎。這小夥子固然是“圖樣圖森破”,但祛(散)寒的藥物那麼多,應用和選擇起來確實有些困難。那麼,祛(散)寒藥究竟該怎麼用呢?又有什麼區別呢?看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祛(散)寒藥集錦吧!

寒者,其體凝斂,其用收引。故其病人也,在表則為無汗脈緊之類,在裡則為胸痺腹痛之類。惟寒有表裡之分,故治有溫散之別。表寒宜發散,如麻黃、桂枝、生薑之類是也;裡寒宜溫化,如附子、肉桂、乾薑之類是也。是以仲景治表寒用麻黃、桂枝等湯,亦不離麻黃、桂枝、生薑之類;治裡寒用理中、四逆等湯,亦不離附子、肉桂、乾薑之類。蓋表寒乃寒邪實於外,裡寒乃陽氣虛於內,虛實既殊,溫散自異耳。

表寒

麻黃治無汗惡寒,骨節疼痛。

桂枝治有汗惡風,骨痛。

蘇葉治風寒,肺氣喘急。

豆豉解表除煩,治傷寒懊。

蔥白髮汗通陽,治傷寒寒熱腹痛。

生薑發汗止嘔開痰,宣通表裡。

細辛少陰經表藥,為風痛必用之品,泄熱破痰,行水利竅。

裡寒

附子治命門火衰,脾胃虛寒。

肉桂溫中逐寒,扶火助陽。

乾薑治四肢逆冷,寒瀉腹痛。

吳萸治心腹冷痛,下焦冷氣,嘔吐瀉利,祛風散濕。

蓽茇治沉寒痼冷,心腹疼痛,泄瀉,散風止痛。

良薑止逆冷,治胃寒作痛作嘔。

薤白溫中助陽,治胸痺刺痛。

胡椒溫中開胃,心腹猝痛,冷氣上沖,胃寒吐水,霍亂吐瀉。

蓽澄茄溫中開胃,散寒解結,為治嘔吐噦要藥。

艾絨溫中逐冷,能回垂絕元陽。

草荳蔻治胃寒胃痛,嘔逆霍亂。

草果治太陰寒濕,為截瘧之品。

丁香補腎陽,祛胃寒,治腎氣奔豚,陰寒腹痛。

木香治胃寒嘔吐,心腹諸痛。

寒藥比較

附子與肉桂、乾薑比較:

附子溫補下元,走而不守。肉桂溫補下元,守而不走。乾薑溫中散寒,亦守而不走,但功專在中,不補下元耳。

乾薑與良薑、生薑比較:

乾薑主溫中焦之寒。生薑主散膚表之寒,且能止嘔。良薑主溫中焦,更能溫上焦,心胃氣痛者有神效焉。

蓽澄茄與蓽茇、胡蘆巴、益智仁、破故紙、巴戟天比較:

蓽澄茄溫腎治積寒。蓽茇溫腎散風止痛。胡蘆巴溫腎兼消導。益智仁溫脾腎補火。破故紙溫腎固氣。巴戟天溫腎逐風,強筋骨。

丁香與廣木香、青木香比較:

丁香溫,胃其性燥烈。廣木香溫胃,其性溫和。且丁香性降,又兼治呃之能。青木香疏肝氣而不疏胃氣,治少腹而不治胃脘痛者,更與丁香別矣。

蘇葉與蔥白比較:

蘇葉、蔥白同入肺經,同治風寒,但蘇葉散寒力大,蔥白散風力大,為異耳。

豆豉與生薑比較:

豆豉發汗除煩,生薑行痰止嘔,亦發汗。

細辛與麻黃、桂枝比較:

細辛為少陰經表藥,麻、桂為太陽經表藥,且開孔行水,為細辛獨具。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