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比(Burpee)運動,是由一位名叫波比的生理學家發明出的,一開始為了測試教會中成員們的體能,設計出這一組動作。二戰期間,美國軍方把這個動作稍作修改後,拿去作為檢測新兵的體能標準。若能在一分鐘內做到41下以上,代表體能優秀;做不到27下的話,就表示體力欠佳。近年來,當健身高手們不再滿足於傳統的有氧訓練方式時,Burpee又被重新提溜出來。很難定義Burpee究竟是有氧還是無氧,但說白了Burpee講究的就是高效,更多的認為其是一項無氧運動(anaerobic),結合了深蹲(Squat)、俯卧撐(Push-Ups)及跳躍(Jump)一連串的動作,在短時間內會將心率拉升到將近人體最大值。
波比的構成DISCOVERY
(一)基礎動作版
波比運動是一種高強度,短時間燃燒脂肪,令人心跳率飆升的自重阻力訓練動作之一。Burpee是由一連串動作連接而成的,其中女性的部分,俯卧撐可以膝蓋跪的方式來做或是省略都可以。其由以下五個動作組成:
(1)squat position
(2)squat thrust
(3)push up
(4)frog jump
(5)jump squat
視頻講解波比動作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由視頻分解的5個動作如下:
第一個分解動作:下蹲的時候膝蓋是盡量不超過腳尖 ,臀部自然往後往下。
第二個分解動作:然後下蹲,雙腳後跳,雙手支撐身體,過渡到平板支撐。
第三個分解動作:由支撐過渡到俯卧撐,新手直接可以跳過這一步,過渡到下一步。
第四個分解動作:蛙跳,雙腳回收,準備還原下蹲動作。
第五個分解動作:向上跳,回到最初準備動作階段,完整的完成了一個連續的循環。
(二)強化動作版
如果覺得基礎版的動作還不過癮,您可以選擇使用藥球做強化版Burpee。由於加入了負重,所以不僅加大訓練強度,還可以增加你的穩定性和協調力。
訓練方案DISCOVERY
Burpee可以當作一個獨立的訓練菜單,一般來說有幾種的方式,供大家自行選擇。
(一)個數法
每做N次的Burpee,休息M秒,這樣為一個循環,重複做C個循環。比方說,每做5次Burpee,休息30秒,持續做15個循環。
(二)時限法
在N秒內,做最多下的Burpee,休息M秒,這樣為一個循環,重複做C個循環。比方說,在45秒,做最多下的Burpee,休息30秒,重複做15個循環。
(三)無限量
採用不休息的方式,一直做Burpee,直至力竭。
(四)挑戰100
採用不休息的方式,一直做到既定目標的量。比如,一直做Burpee,撐到100次。
波比和跑步的比較DISCOVERY
波比(Burpees)與跑步(Running)比較,都是很棒的心肺適能(Cardiovascular Fitness)運動,當然跑步相較於波比來說,強度比較緩和,也更為大眾所接受。跑步是一個標準的心肺適的運動;波比是一個結合心肺及肌力的綜合訓練,而二者對於心肺的訓練都相當的有幫助,並且都不需要任何的運動器材。然而,波比跳的燃脂效率,是跑步的兩倍(見下圖)。
波比的強度會比起跑步來的更強,它包含了增強式的動作,困難性更高。即使頂尖的運動員也無法長時間的進行波比的動作。你也許能跑個1小時,但你在進行波比的連續動作,一次或許只能到1~2分鐘。將波比的動作與你跑步進行結合,將有助於訓練你有氧及無氧的能量系統。
鍛煉效果DISCOVERY
Burpee會訓練到全身70%以上的肌肉群,包含核心肌群、腳、手臂、腹部、臀部及背部等(見下圖),除了訓練肌耐力、彈性、活動性外,它對於心肺適能(Cardiovascular Fitness)的訓練也非常的有幫助。
Burpee被稱為是最有效率、最好的全身健身(full-body exercise)項目之一,常被列為燃脂、瘦身的運動課程的項目之一,所需空間不大,在短時間內即可達到全身飆汗的運動。Burpee它十分相似我們的立卧撐跳,是力量和有氧訓練計劃中常見的全身練習動作。
注意事項DISCOVERY
(一)剛接觸波比的朋友,可以先試試訓練方案中第一種方式。這算是高強度的無氧運動,所以當你累的時候,必須強迫自己撐下去,而它帶來的效果絕不會讓你失望。
(二)波比對於膝關節是有所衝擊的。因此,為了減少地面對於關節所造成的衝擊,可以選 擇在比較軟的表面進行跑步,像是草地、操場跑道等。若你膝關節的狀況不是很好時,進行波比時,最後垂直起跳的動作,可以不要進行;而在將雙腳往後跳時,你 可以選擇單腳的方式來後退。
(三)各位假如在家做Burpee時,記得還是要穿鞋!先進行熱身運動5至10分鐘,做完之後,不要立刻就坐下來,進行放鬆運動(cool down)5至10分鐘。
(四)若你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血管疾病等,請先諮詢醫生,否則可能會發生意外的狀況。
(五)再進行波比運動的過程中,若有任何身體不適或是疼痛感、頭暈,請立即停止,這代表你的體能狀況不允許你進行這樣高強度的訓練。
本文轉載自:運動科學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