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延壽?

拉筋,是近來流行的一種養生新法。在很多微博、微信裡,“筋長一寸,壽延十年”的說法被廣為傳播。那麼,“拉筋延壽”真的有道理嗎?真的能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嗎?

中醫口中說的“筋”有點抽象

“筋”一詞早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就已出現,“筋乃人身之經絡,骨節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非筋,無處非絡,聯絡周身,通行血脈而為精神之外輔。”可見最初的“筋”是指廣泛分佈於身體各部分的經絡,是中醫經絡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筋與脈並為系”,經筋系統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於筋肉關節的外在連屬體系,以經絡命名,共十二條,主要循行於人體四肢和體表,也稱為“十二經筋”。

十二經筋具有聯絡四肢關節、約束骨骼、維絡周身、主司運動的功能,故認為筋與脈、肉、皮、骨共為五體,為肝臟所主,氣血所養。“肝主筋”主要是指骨骼肌的運動功能,是一個完整的運動系統,表明“肝”對“筋”運動有控制和調節作用。

人體的筋可隨人的意志屈伸並產生力量,並牽拉肢體產生相應活動的組織,因此可以說“筋”相當於現代醫學所指的肌腱、筋膜、關節囊、韌帶、腱鞘、滑液囊等軟組織。這些組織附著於骨骼上,其越過一個或多個關節,當肌肉收縮時,則牽引遠端的肢體沿關節的某個運動軸活動而產生運動。然而中醫所指的筋就像經絡穴位,並無有形的位置,但當你接受治療時,就體會到它的存在了。

筋縮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

“筋柔則體健”“筋柔百病消”,這與道家的“筋長一寸,壽延十年”的道理一樣。陽氣潛藏在人體之中,處於正常的升降運行狀態,氣機通暢,陽氣歸元,筋骨才會柔韌,人體才能達到最佳的狀態。《素問》中提到了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古代醫家對肢體的持續運動狀態、長期靜坐不動而致勞損的總結。

不少人有這樣的現象,在運動過度或受寒後會抽筋,這是筋縮的表現。筋縮是健康警示信號。俗話說,“老筋太短,壽命難長。”以前筋縮多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是年輕時積累諸病,耗傷陽氣的顯現與人體功能自然退化的綜合結果。隨著現代科技副產品的湧現,因電腦、電視、遊戲機和汽車的出現導致人體以同一姿勢長時間不動而氣血瘀堵,其次是因為空調,在夏季人們穿衣最少的時候,它像個無形殺手,將寒濕不斷灌入人體,堵塞氣血的運行,經絡不通,陽氣不足,不能通達全身,寒則收引,以致中青年人甚至學生人群都開始出現筋縮現象。

你有沒有筋縮呢?可以自查以下症狀進行判斷:頸緊痛;腰強直痛;不能彎腰;背緊痛;腿痛及麻痺;不能蹲下;長短腿;腳跟的筋有放射性的牽引痛;步伐開展不大,密步行走;髖關節的韌帶有拉緊的感覺;大腿既不能抬舉,亦不能橫展;身體不靈活;肌肉收縮/萎縮;手不能伸屈(手筋縮短);手、腳、肘、膝活動不順等。

拉筋健身看似簡單有講究

拉筋的直接療效是祛痛、排毒、增強性功能,間接療效則數不勝數。無論是中國傳統的健身氣功如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還是現代的體操、健身操,甚至如今流行的瑜伽,都有很多拉筋健身的步驟。良好的柔韌性不會妨礙生長,而且有利於生長。拉筋不分年齡,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才能保護骨骼肌肉,有效預防傷病。

運動要能夠提升能力並避免傷害,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處在備戰的狀態;配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不要暫停呼吸。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群體,要替換對協同肌及拮抗肌的拉筋訓練,才能一一地伸展開來。

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映出拉筋的成效,否則離受傷就不遠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養生貴在堅持,每個人都必須把握以上原則,並建立適合個人的例行步驟,使之成為習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