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食過度,百病由生!吃多了,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都來了!        




很多疾病,都和過度飽食有關。        


例如感冒,有時候吃多了,積了食,再受點風寒,很容易引起感冒。而感冒後,如果清一清腸胃,適度餓肚子,反倒容易痊癒。


相反,若是一味想著補充營養,多吃點東西,好增加抵抗力,結果反倒會加重感冒。




再比如,大多數人都有脾胃虛弱的問題。脾虛胃寒,也都是飲食無度引起的。        


脾胃長期處於過勞的狀態,得不到適當的休息,功能自然日益消退。久而久之,就成了脾胃虛寒的狀態。




又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肝臟病、癱瘓、老年痴獃等疾病,都與飲食無節制有密切關係。        


在《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就告訴了後人,如要獲得健康長壽,必須做到“食飲有節”;在“內經”全書中以有詳細的說明,五味過度損五臟,煙酒其性猛烈,易耗散維持生命的元氣。


現代醫學已研究證明,過度的煙酒,可導致全身很多器官受損,引起180多種常見疑難病。若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得管好嘴巴,餓餓肚子。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道家的養生之法中,經常提到的一點,就是“辟穀”。


但由此可見的是,少吃一點,吃到七八分飽,這確實對健康有利的。




晚飯早吃,最好吃到5分飽!        


提倡大家晚飯最好在晚上7點前解決,避免晚餐吃的太晚給身體帶來疾病!


過了7點,腸胃消化的黃金時段已過,胃液減少、胃動力變差。這時候“補吃”晚餐,要比正常晚餐吃的更少。最好只有正常晚餐的一半,也就是5分飽。


這種感覺就是“剛吃到爽”,就要放下筷子停嘴。


若是經常晚餐吃太晚或太飽,必然造成胃、腸、肝等臟器,在睡眠時仍不斷地工作且傳遞信息給大腦,使大腦始終處於興奮狀態中,進而造成多夢、失眠。長期下來,就會引發神經衰弱等疾病。




適當餓肚子,可以讓身體的器官得到休息。        


病從口入,很多時候,疾病的發生不是因為吃得不夠,反倒是因為吃得太多。在不少古人的醫書中,都將暴飲暴食、大魚大肉稱之為“爛腸之食”。


每個人都想自己健康長壽,就需要遵循古訓,做到“食飲有節”,五味清淡可養五臟,幸福就從口入了。




富養精神,窮養身體,這是現代人養生的不二法門。        


多看些有營養的書,有益我們修心養性。


讓精神世界更加豐富;少吃點大魚大肉,適當餓肚子;做一些適合自己的養生功法,才能保持全身經絡通,氣血活。


有了一個健康的好身體,才能實現長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