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是古人在長期的治療實踐中將醫理的精粹、治病的心得加以總結,用簡短的話語表達出來,言簡意賅,好學易記,這對於指導中醫的學習和臨床運用大有益處。 諺語中的中醫藥理知識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出自《素問?六節髒象論》。食,同飼。五氣,不應指臊、焦、香、腥、腐,而應指天之風、暑、濕、燥、寒,因《素問?六節髒象論》有「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聲音能彰。」如果不是與人呼吸息息相通之氣,又如何能從鼻竅而入,藏於心肺呢?又如何能使面部五色明潤,聲音洪亮呢?
可見「天食人以五氣」,就是指與人息息相關的呼吸之氣。
五味,即飲食物內含的酸、苦、甘、辛、咸之味。飲食物主要來源於地面種植的五穀,故說「地食人以五味」。古人認為:天與人的關係,最明顯地表現在呼吸方面,不可一息停止;地與人的關係,表現在飲食方面,是人生活不可缺少的生存條件。
ADVERTISEMENT
【肺為嬌髒,心為火髒,脾為土髒,肝為剛髒,腎為水火之髒】
「肺為嬌髒,心為火髒,脾為土髒,肝為剛髒,腎為水火之髒」,這五句醫學諺語分別見於《黃帝內經》、《難經》及後世醫著中,現述如下:
「肺為嬌髒」,語出宋代楊仁齋《仁齋直指方論》。楊仁齋說:「夫肺為嬌髒……易為冷熱。」清代江筆花著《筆花醫鏡》進一步說:「肺主氣,司呼吸……凡聲之出入,氣之呼吸,自肺司之。其性嬌嫩,故與火為仇;其體屬金而畏燥,故遇寒亦咳。」《黃帝內經》指出;肺合皮毛而主氣,最易罹受寒熱之邪侵襲,且肺臟嬌嫩,過寒過熱均不耐受,以寒為畏,以火為仇,偏則為病。陳修園《醫學三字經》在論述咳嗽時,把肺比做鍾,風寒入侵,從外撞擊而鳴;火熱上炎,也可由內撞擊而鳴,由此可見肺臟嬌嫩,不耐邪氣的侵擾。
「心為火髒」,指因為心和自然界的火屬性相同,存在著內在聯繫,所以氣化相通。《素問?五運行大論》指出:「在天為熱,在本文由論文聯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地為火,在髒為心,在體為脈。」自然界的火,可以直接侵襲人體,首先引起心的病變,而心之為病,也多表現為火的偏盛、偏衰。
ADVERTISEMENT
「脾為土髒」,言脾屬土而蓄養萬物,故位居中央而灌四旁。《素問?太陰陽明論》說:「脾者土也,治中央。」又說:「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
「肝為剛髒」,《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說,「肝為牡髒、腎為牝髒」。牡,剛之象;牝,柔之象。《筆花醫鏡》說:「肝與膽相附,東方木也,其性剛。」
「腎為水火之髒」,《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胃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黃帝內經》著重從腎水方面闡述,《難經》則指出腎中元氣亦有陰陽之分,腎精乃屬元陰範圍,屬水,還應該有火的一面。只有「腎水」與「命火」相濟,才能使人體的生理功能正常,故說「腎為水火之髒」。
【壯火食氣,少火生氣】
「壯火食氣,少火生氣」,這兩句醫學諺語出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ADVERTISEMENT
經說:「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壯火,指過亢之火,過亢之火能銷蝕元氣,使元氣衰弱,故為病理之火。少火,指平和之火,平和之火能飼養元氣,使元氣亢盛,故為生理之火。《類經》指出:「陽和之火則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過則氣反衰,火平和則氣乃壯。」
「壯火食氣」,指陽氣過亢,火熱耗氣,使正氣衰弱。火邪傷於人多見高熱,或惡熱、煩渴、汗出、脈洪等,這是由於火熱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陰液,使人體陰液耗傷。臨床上除上述症狀外,多伴有口渴、喜飲、口乾、舌燥、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傷津耗液的病理現象。再則在臨床上治療疾病時,過於使用辛熱燥火之品,也可耗傷元氣,故說「壯火食氣」。
「少火生氣」,指生理之火、平和之火,有滋生元氣,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作用。在正常情況下,少火藏於臟腑之內,具有溫煦臟腑的作用,是為人身之陽氣。例如,腎陽虛弱,就易造成命火不生脾土,而引起脾土虛弱。《醫學正傳》說:「少火生氣,謂滋生元氣,蓋火不可無,亦可少而不可壯也,少則滋助真陽,壯則燒灼乎元氣。」這就具體指出了「少火」和「壯火」的不同功用。
ADVERTISEMENT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這兩句醫學諺語出自《靈樞?營衛生會篇》。書上說:「血者,神氣也,故血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意思是,血液耗損過度的人,不宜再去發汗。汗出過多的人,也不可再耗損其血。
「奪血者無汗」,指心主血,汗為心之液,汗血皆同源。所以《傷寒論》認為亡血者、失精者、衄者、瘡者皆忌重劑發汗之品,就是本「奪血者無汗」之理而來。
「奪汗者無血」,指出汗過多,或者津液耗損的病人,不要再傷其血分,因津液皆源於血液,否則,必然加重病情。成無己注《金匱》時說:「水竭則無血。」若汗出過多的病人,再度使用刺血療法或投以傷血之劑,必然會引起傷津脫液之變。
...
【髒寒生滿病】
「髒寒生滿病」,這句醫學諺語出自《素問?異法方宜論》。經說:「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髒)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從北方來也。」由此說明,北方高寒地帶殺厲之氣損傷內臟,易成脹滿之病。治以火灸之法,宜用溫陽祛寒之品。
鼓脹之病亦屬滿病,其症多表現為腹部脹大,繃急如鼓,自覺脹滿。鼓脹腹滿的原因很多,但「髒寒生滿病」則主要是說寒脹之症、水臌之症等。凡陰症必寒,寒症多虛,若因穀食不化,小便不利,脾之陽氣不能運化水濕,濁陰不降,累及腎陽受傷,阻於肺所主之皮里膜外,肺衛之陽氣皆傷,水氣不得發越,則形成脹滿之病。可見「髒寒生滿病」之病理仍然關係到肺、脾、腎三髒,其病發於中年以上,由日積月累而來,其症必有虛寒之候,其治必用溫陽之法。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這兩句醫學諺語出自《黃帝內經》。有胃氣則生,見於《素問?至真要大論》,經說:「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無胃氣則死,見於《素問?平人氣象論》。經說:「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則死。」由此可見,人體以胃氣為本。胃氣的強弱,關係到人體的盛衰;胃氣的有無,更關係到人體的生死。
所以,在診治疾病時,可以通過胃氣來推測疾病的預後。原文有兩種含義:一是人體在疾病中,如脈弱以滑,則是有胃氣的表現,疾病治療就比較容易。二是正常人的脈象是受氣於胃的,所以有胃氣的脈稱之為常脈,人的脈象如果沒有胃氣,說明病情比較嚴重,治療就較難。故《望診遵經》說:「診脈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