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論壇:千古奇方半夏瀉心湯

中醫出版 2017-07-26 17:47

黃煌:江蘇省名中醫、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中醫十大類方》《張仲景50味葯證》《方葯心悟》《方葯傳真》《經方100首》《經方的魅力》《醫案助讀》《中醫臨床傳統流派》等。本文選自《黃煌經方醫話·臨床篇》。

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得主,是澳大利亞醫學科學家巴里·馬歇爾(BarryJ.Marshall,臨床醫生)和羅賓·沃倫(RobinWarren,病理醫生),他們的貢獻是於1982年發現了導致胃炎和胃潰瘍的幽門螺桿菌。自從發現了幽門螺桿菌導致胃炎的病因後,西醫治療胃炎和潰瘍的理論轉為抗菌療法,採用簡單的抗生素即可以大大提高胃炎和潰瘍的治癒率,一個並不起眼的病理髮現在短短地一二十年內為千百萬胃病患者解除了痛苦,甚至挽救了生命。世界人民感謝他們,能得到這個國際大獎也是無愧的。在祝賀這兩位科學家得獎的同時,我更深深地欽佩張仲景。他雖然沒有發現許多胃病是由細菌引起的,但他卻知道這些胃病應該用黃連、黃芩這些帶有廣譜抗菌作用的藥物,而且知道黃連、黃芩再配伍半夏、乾薑、人蔘、甘草、紅棗效果更持久,更穩定,病人服用湯液時口感更好。因為他記錄了一張千古奇方——半夏瀉心湯。

這是一張治療上消化道炎症的古方。遙想仲景當年,軍閥混戰,飢荒連年,百姓生活極端困苦;飲食不調,顛沛流離,驚恐不安,患有胃病的人必定很多;臨床多表現為上腹部痞痛、或食欲不振、或嘔吐腹瀉等,這就是古代所說的痞症。張仲景經驗,凡嘔吐而腸鳴、心下痞者,都可用半夏瀉心湯。因為本方能較快地消除心下痞的癥狀,所以名半夏瀉心湯。《金匱要略》說:“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傷寒論》說:“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149)這些條文,就明確地提示半夏瀉心湯可以治療消化道疾病。上嘔、中痞、下腸鳴,病變在整個胃腸道。嘔吐是本方證的主要特徵,往往患者見飲食物無食慾,或有噁心感,甚至入口即吐,或者進食不久以後,上腹部發脹,或者消化液反流,這種飲食不下出現上反。所謂痞,表現為上腹部不適,但按壓後並不是硬滿如石,也不是腹滿如覆瓦,相反很軟。現在許多上消化道炎症均可表現為“心下痞”。腸鳴,多伴有大便次數增加,或不成形等。近年來有關半夏瀉心湯治療胃炎的報道較多,總有效率均在90%以上,認為半夏瀉心湯有抗幽門螺桿菌感染、參與免疫調節、保護胃黏膜屏障功能以及止血等功效。本人經驗,慢性胃炎使用半夏瀉心湯原方即有效果。如果為久治未愈、面色晦暗、舌質淡紅的胃病,可以加肉桂5g;如咽喉疼痛、胸悶明顯者,可加山梔、連翹,效果更好;糜爛性胃炎導致的出血,可加制大黃。

胃病是中國人的常見病、多發病,而半夏瀉心湯也是一張常用方、久經實踐檢驗的古方。但是,現在能用半夏瀉心湯原方治療胃病者卻不多。大多自擬一大方,其中有辛香葯一隊,草頭葯幾把,蟲類葯幾樣,礦物葯一堆,美其曰此方能消炎、止痛、制酸、抗變。臨床療效不能說沒有,但總不如半夏瀉心湯來得快捷,口感也沒有半夏瀉心湯那樣苦得爽口。所以,我真心希望讀者們多用此方,因為千百年來,有無數的醫生用過這張方,而治好的胃病患者更是天文數字!中醫不可能有動物試驗,古人就是在人身上試出了這張配方。因而,這張配方更顯得珍貴。我用半夏瀉心湯的經驗,是家鄉名中醫夏奕鈞先生所授的。他是蘇南地區傷寒派朱莘農先生的弟子。朱先生擅用半夏瀉心湯,夏老也以用川黃連而得名,老百姓見他的方子里往往川連打頭,所以,給他起了個雅號“夏川連”。當然,夏老也不僅僅用黃連,而是用黃連、黃芩配伍半夏、乾薑、厚朴、吳茱萸、肉桂等,所謂的苦辛配伍法,治療許多胃腸道疾病、發熱性疾病,往往藥到病除。而黃連、黃芩配伍半夏、乾薑的經驗,正是半夏瀉心湯的核心。夏老看病,要摸病人的上腹部,看看有無“心下痞”?然後要看舌苔是否厚膩?還有問病人的大便是否成形或腹瀉?這套程序,實際上就教我們如何辨認半夏瀉心湯證。要用好半夏瀉心湯,還有幾點要說一下。

第一,本方是胃病的專方,雖有報道用於其他系統的疾病,但一般都伴有上消化道癥狀。第二,本方證多見於體質較好的中青年人,其唇舌紅,多伴有睡眠障礙及腹瀉傾向;舌苔多見黃膩,但脈象沒有明顯特徵。第三,本方證的病機是寒熱錯雜,中虛熱結。半夏瀉心湯為一首最具代表性的寒熱補瀉同用之方,只要是胃炎,雖舌紅不忌姜、夏,雖舌淡不避芩、連。第四,方中人蔘,可用党參替代。第五,本方與黃連溫膽湯相比,後者的精神癥狀更為突出,如失眠、心煩、心悸、易驚、多夢,前者則以胃腸道癥狀為主。與香砂養胃丸也不同,彼方多用於面色黃、消化不良者,而本方多用於胃中有感染者,所以柯韻伯說:“凡嘔家夾熱者,不利於香砂橘半,服此方而晏如。”(《傷寒附翼·太陽方總論》)夾熱,是特徵。第六,服用本方有效以後,需要小劑量守方常服,療程常在3個月以上。即使停葯以後,可常常食用生薑紅棗湯。

本文來源於

《黃煌經方醫話.臨床篇》

黃煌老師編著

近日由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發行

請關注中醫出版

《黃煌經方醫話》叢書,全書共分五篇:臨床篇是醫案。思想篇是黃煌老師對經方醫學理論與發展問題的思考。雲遊篇是遊記,更是有關經方的隨想。故里篇是黃煌老師的回憶錄,其中大部分是寫黃煌老師家鄉的食物。講談篇是黃煌老師接受媒體採訪的記錄以及黃煌老師的一些講話稿。

知識就是力量

願明天的你依然會相信

點擊「寫留言」參與討論

猜你喜歡

  • 黃煌經方在神經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 關於經方夢,這是我見過的黃煌最溫暖的回答

  • 黃煌經方使用手冊

  • 經方醫學研討:黃煌經典語錄集錦

  • 黃煌老師給青年中醫們的建言

  • 黃煌老師:二十年積累的經方應用經驗體會之書

給大家推薦《黃煌經方沙龍(全套六冊)》,

內容推薦

本套叢書是以黃煌老師為首的經方團隊及經方愛好者在其博客上的討論內容為主題的,並按時間順序及專題進行歸類整理而陸續出版。

本套叢書內容豐富,有使用經方的經驗和故事,有關於經方應用理論的深度思考,有經方家的學說和經驗,還有有關經方教學、科研、出版、管理的動態。

END

本文由中醫出版原創發表,最終解釋權歸本文原作者所有,本文來源於《黃煌經方醫話·臨床篇》,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圖片來源於網路。商業轉載請與我刊聯繫授權事宜。如有內容合作,請後台留言,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