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見病因有四種?中醫治療四種方法?孩子老盯屏幕或增糖尿病風險?糖尿病患者應多吃什麼對身體好?
濟南糖尿病防治學會 2017-08-04 09:27
相信大家對糖尿病並不陌生,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疾病,為了控制病情,患者應該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但也有患者會選擇中醫治療法來緩解病情,那麼中醫是怎樣治療糖尿病的?
中醫解讀糖尿病病因
1、素體不節
先天不足是指在母體體內時,胎養不足導致。在《靈樞·五變篇》中講:“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或者是後天損耗過度:如毒邪侵害,損耗陰津所致。再有可能是化源不足:如化生陰津的臟腑受損,陰精無從化生,在《外台秘要·消渴門》講:“消渴者,原其發動,此則腎虛所致,每發即小便至甜。”臟腑之間陰陽關係失調,終致陰損過多,陽必偏盛,陽太盛則致“消”。”
2、飲食不節
經常過量吃甜食,損傷脾的運化功能,胃中積滯,蘊熱化燥,傷陰耗津,更使胃中燥熱,消谷善飢加重。肥胖者多痰,痰阻化熱,導致耗損陰津,陰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熱,燥熱復必傷陰。如此惡性循環而發生消渴病。
3、情志失調
長期的情志不舒,則導致郁滯生熱,化燥傷陰;性情暴怒,也會導致肝失條達;氣機阻滯,會生熱化燥,並可消爍肺胃的陰津,導致肺胃燥熱,而發生口渴多飲,消谷善飢。陰虛燥熱日久,必然導致氣陰兩虛。陰損及陽而出現氣虛陽微現象,由於肺、胃、腎三經陰氣虛,陽氣被遏而出現的陰陽兩虛病證。
4、外感六淫
外感六淫,毒邪侵害累及胰腺臟腑,化燥傷津,導致發生消渴病。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四種方法
1、飲食控制
中醫認為糖尿病的發生和飲食有關,飲食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治療的效果。孫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飲食治療的先驅,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慎者有三,一飲酒、二房室、三鹹食及面。”唐王燾還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他們均強調,不節飲食“縱有金丹亦不可救!”
歷代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也總結出不少葯膳驗方。如豬胰子1隻,低溫乾燥,研成粉狀,每次服9克,每日2次;三豆飲:綠豆100克、黑豆50克、赤小豆50克,煎湯服用;苦瓜炒肉:鮮苦瓜100克、瘦豬肉50克,武火炒後食用等等。但服用這些驗方時也應將其計算在每天攝入的熱量之中。
2、結合運動
《諸病源候論》提出,消渴病人應“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後食。”《外台秘要》亦強調:“食畢即行走,稍暢而坐”,主張每餐食畢,出庭散步。說明適當運動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這一點和現代醫學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
對於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的選擇要適當。應在醫生指導下循序漸進。“以不疲勞為度”,“不能強所不能”。運動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極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運動強度過大或活動時間太長引起勞累,會使病情加重。尤其是嚴重缺乏胰島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腎病者,應該限制活動量。但運動強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療作用,特別值得推薦打太極拳,它具有輕鬆、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點,是糖尿病患者最為適宜的運動形式。
3、注重調攝情志
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都和情緒有一定關係。因此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正確對待生活和疾病,“節喜怒”、“減思慮”。保持情志調暢,氣血流通,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復。
4、適當的中藥治療
傳統的中醫治療糖尿病是根據臨床癥狀進行三消論治。隨著現代醫學診斷技術的發展,不能僅停留在分析三消水平上,應該納入包括現代醫學檢查項目在內的,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位的指標,用中醫的辨證和西醫的辨病相結合。
推薦幾款治療偏方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就連醫術也不例外,有時候一些中藥偏方對於治療糖尿病也有著神奇的效果。
1、嫩柳枝條煮水
從柳枝條第一個葉數起,至第七個葉處剪下,洗凈入砂鍋煮水,開鍋後用文火煮15分鐘,取汁,每天早晨空腹喝下,連服7天,能把葉子吃掉最好。服後躺下休息15分鐘。
2、冷開水泡綠茶
茶葉內含茶多酚和酶,可增強人的胰島素功能和幫助腎對糖的吸收,但這些好東西在加熱到50度時就會被氧化,故要用冷開水浸泡它,才能達到治病的目的。
3、外敷神闕穴
鮮牛膽1個,蕎麥麵20克,膽汁入面,拌濕為度,然後用紗布包住,敷於神闕穴上,外用膠布粘牢,一帖3天,連敷3個月。重度患者可同時服用菟絲子,方法是:取菟絲子500克,揀凈,水淘,控干,趁潤搗之,焙乾,再研為細末。每日服2-3次,每次5克。
4、苦瓜茶
我們將苦瓜的籽和瓤都去了,然後切成片狀,放在通風的地方風乾,每天喝茶的時候,放四五片和茶一起泡了喝。
中醫治療糖尿病,應揚長避短選擇好適應症。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藥絕對沒有西藥快,但它注重整體調控,在改善癥狀等方面明顯優於西醫。適合於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以及伴有慢性血管神經併發症者。但對胰島素依賴型患者中藥就不適合,因為胰島素依賴型患者自身沒有或僅有極少量的胰島素產生,完全依賴外源的胰島素來維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一旦中止胰島素治療則會出現酮症酸中毒而威脅生命。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中藥能代替胰島素。
孩子老盯屏幕或增糖尿病風險
英國倫敦大學聖喬治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孩子每天玩電腦或看電視超過3個小時,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研究涉及4495名9歲至10歲兒童。研究發現,每天坐在屏幕前超過3小時的孩子,體重偏重,胰島素抵抗較大,這意味著今後患糖尿病的風險較高。此外,長時間坐在屏幕前的孩子,體內瘦素水平受影響,這種激素起著調節食慾的作用。研究人員綜合考慮孩子們的活動量以後,得出的結論依然如此。
研究報告刊載於英國《小兒疾病文獻》月刊。英國《每日郵報》援引報告作者克萊爾·奈廷格爾的話報道:“我們的發現顯示,無論對男孩還是女孩而言,減少看屏幕都可能有助降低Ⅱ型糖尿病的風險。”
糖尿病患者應多吃什麼對身體好?
糖尿病作為當今社會的多發、難治疾病,受到了我們越來越多的重視,由於糖尿病的特殊性,糖尿病人大概吃啥,怎樣吃成為了如今我們津津有味的論題。
玉米
平常日子中多食用點玉米能夠彌補人體中的銘元素,鉻元素是人體中僅有一種會跟著年紀增加而下降的金屬元素,它是葡萄糖的耐量因子。糖尿病人群體內的鉻元素會下降,彌補鉻元素對調理血糖有極好的改進效果。所以多吃點玉米關於糖尿病人也是有優點的。
苦蕎麥
經過臨床醫學觀察標明,苦蕎麥麵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強人體免疫力、療胃疾、除濕解毒、治腎炎、蝕體內惡肉的成效,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中風、胃病患者都有輔佐醫治效果。這些效果都與苦蕎麥中含有的營養成分有關。屬蓼科,與我們所知道的「何首烏、大黃」等是親兄弟,是世界糧農組織公認的優異糧葯兼用糧種,是我國葯食同源文明的典型表現。苦蕎被譽為「五穀之王」,三降食物(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出產於高寒山區,綠色天然,純潔無染。
蘑菇
蘑菇中含有豐厚的硒,而硒是構成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避免胰島&beta細胞氧化損壞,使其功用正常,推進糖份代謝、下降血糖和尿糖。醫師經過讓糖尿病人定量服硒,能夠起到維護和康復胰島功用的效果,有利於改進糖尿病的表現,下降尿中的葡萄糖和血紅蛋白水平。並且蘑菇歸於純天然食物,天然的成分關於糖尿病人來說沒有任何毒副效果,十分合適糖尿病人平常食用。
經過上面的具體介紹之後,信任我們關於糖尿病人適合服用的食物已經有了必定的知道和知道。以上幾種對糖尿病有優點的食物,適合長時間服用,關於安穩血糖改進糖尿病有著必定的成效,當然,糖尿病人平常也要堅持一個傑出的心態以及身體。才幹持久的到達安穩血糖的意圖。
糖尿病主食“四宜四不宜”原則
糖尿病主食該怎樣吃?應堅持“四宜四不宜”原則:宜粗不宜細;宜雜不宜純;宜干不宜稀;宜淡不宜重!
1、適度粗
少吃糯米食品,減少精白米飯,煮飯時在米飯中加入部分糙米、大麥、燕麥、豆子等粗糧。不過,最好先將粗糧放在水裡泡一夜,以縮短熬煮時間。
2、適度雜
在烹調米飯、米粥的時候,加入豆子、堅果等種類食物。這樣做的好處:可增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起到蛋白質營養互補的作用;降低血糖反應,調節血脂。
3、適度干
粥相比於米飯,升糖指數較高,食用後血糖會發生較大的波動,不利於穩定病情,所以做主食的時候盡量不做成粥。如果真的是很想喝粥的話也不要熬得太稀,並搭配蔬菜一起吃。
4、適度淡
不在米飯中加入油脂,或者鹽、糖等調料劑,盡量少吃炒米飯。選擇清淡原味的米飯,拒絕口味濃重的炒米飯!
七款糖尿病適宜的主食
1.麥麩麵糰
麥麩和粗製麵粉各半(根據食量確定一餐總量),雞蛋1個,瘦肉茸50克,蔬菜100克(剁碎),加適量植物油、食鹽調味,做成餅團或糊膏當主食吃。
2.豆米飯
大米100克,赤豆30克,南瓜、海帶各適量,加水共煮同吃。
3.豆面松包
黃豆面200克,玉米面200克,白面100克,鮮酵母適量。將“三粉”混合,加入酵母和適量的水揉成麵糰,待“醒發”後揉搓分團,用旺火蒸熟。
4.南瓜芋泥餃
南瓜250克,芋艿300克,糯米粉500克,豬瘦肉100克,水發香菇50克,麻油、精鹽、味精各適量。將南瓜蒸酥去皮壓成泥,加糯米粉揉成麵糰。芋艿蒸酥去皮壓成泥,加入肉丁、香菇丁,用麻油炒和,調味成餡。麵糰分20份,分別包上餡做成餃,上籠蒸熟。
5.麥麩餅
麥麩為主料,豬瘦肉、蔥花各適量,同拌勻加水做餅,文火烘熟食用。具有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可作主食食用。
6.雜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