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跟你說說 雙腳是人的第二心臟!出現這些症狀要小心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雙腳是支撐人體全部重量的器官,每隻腳平均每天要承受大約100噸的壓力,如果沒有保護好我們的雙腳,可能將“寸步難行”。因此腳出現的問題也很多。可是,相比其他器官,腳很容易被我們忽視。事實上,我們的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是全身的“放大鏡”,細微變化都可以折射出很多潛在疾病,如果不好好呵護雙腳,很容易引起身體其他部位發生病變。
腳腫
除了久站、久坐或下蹲,引起的腳腫,以及女性經期、孕期出現的浮腫外,兩腳不明原因的腫脹,可能是心臟病、內分泌等疾病的症狀徵兆。
兩腳麻
健康人手腳麻木,多是雙腳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導致,這種症狀會自己消失,但如果持續時間較長,或反覆發作,時輕時重,就可能是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麻木,如血栓性脈管炎等,應該引起重視。
腳痛
長時間穿不合腳的鞋子會導致腳痛。然而,腳痛還要當心應力性骨折(又稱疲勞骨折)。籃球和長跑等強度過大的運動容易導致腳部骨折,骨關節炎患者危險更大。腳部灼痛在發生外周神經損傷的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常見。腳部灼痛的其他可能病因包括:B族維生素缺乏、腳氣、慢性腎病、下肢血液迴圈差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等。腳跟疼痛的最常見病因是足底筋膜炎。關節炎、運動過量、鞋子不合腳等也會導致腳痛。
腳癢
腳部瘙癢和脫皮可能是腳氣真菌感染所致,在20~40歲年齡段較常見。接觸性皮炎也會導致腳部瘙癢、發紅和脫皮。另一大原因可能是牛皮癬。
腳抽筋
鍛鍊過量或肌肉疲勞是導致腳部突然抽筋(痙攣)的常見病因。其他原因包括:腳部血流量減少、脫水,或者鉀、鎂和鈣失衡、維生素D缺乏等。孕期激素紊亂或甲狀腺異常也容易導致腳抽筋。適度鍛鍊可緩解肌肉疲勞,睡前伸展雙腳及經常喝牛奶補鈣,都有助預防。
腳涼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女性身上。女性的核心身體溫度會比男性低,所以即使她們很健康,對寒冷也會很敏感。40歲以上的女性如果有寒腿的現象,那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不足,因為甲狀腺會調節身體溫度和新陳代謝。此外,迴圈不暢也是原因之一。
腳上面乾燥容易脫落
雖然你臉上或手上的面板經常會幹燥,但是千萬不要忽視腳上的面板乾燥。因為真菌感染通常是由乾燥發癢的面板開始的,之後會發展為炎症和水泡。當有水泡的時候,感染就會擴大。如果不是很嚴重,經常清洗腳,然後讓其徹底乾燥,可以在鞋子裡和襪子裡使用腳粉。如果2周後還沒有起色或感染更嚴重,可以向醫生求助尋求抗真菌藥物。
趾甲發黃或發白
真菌感染容易導致趾甲發黃和增厚。趾甲黃厚還可能是淋巴水腫、肺病或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症狀。趾甲發白的原因包括:外傷、感染等。趾甲完整但大部分變白,則可能是肝病、充血性心衰或糖尿病的症狀。出現異常應去醫院檢查,如果及早治療,趾甲多可恢復正常。
腳跟疼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而鞋子不合適是主要原因。長時間穿鞋底過硬、過軟或太薄的鞋,都會出問題。另外,較胖的人也容易腳後跟疼。專家指出,護好腳後跟,先要選好鞋,買鞋一定要合腳,腳趾前留一橫指的距離,還少穿鞋底太薄的平底鞋。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大家一定要隨時關注腳部的各種小症狀,出現問題一定要及時的到醫院進行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