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媒體經常會刊登一種報導,說台灣的教育糟糕到無藥可醫,無數的文章論述:台灣的小孩在幼稚園階段已經輸給德國小朋友,台灣國小生比不上芬蘭,國中、高中遠遠落後美國的同學,更不用說台灣的大學生、研究生都輸給丹麥、法國、瑞士...了。
台灣家長好像蠻信服台灣教育的悲況,想方設法避免小孩輸在起跑點,小孩從剛滿一歲,瘋狂的討論小孩要上什麼才藝班或音樂課,對心肝寶貝的學前發展最有幫助。大一點的,就討論上雙語還是全美語的幼稚園,甚至從國小、國中希望可以讓小孩上菁英學校準備申請國外的中學或大學。
怎麼看起來好像最有資源的台灣父母,就是盡力讓小孩脫離台灣破爛教育體系。
在普遍認為台灣教育糟糕到不行的脈絡之下,我只想問:「台灣教育真的有這麼糟嗎?」
台灣常見的教育論述經常批評「填鴨教育」,而「浪漫化」歐美教育,覺得台灣小孩從小隻會學習一些技術性的東西,卻不會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要學習」,可以說台灣教育充滿what和how,但是缺乏why。
這些文章指出:歐美教育者給小孩許多自己發揮的空間,希望引起小孩的興趣及好奇,讓他們追求想要學習的東西,換句話說,歐美教育讓小孩不斷的思考why,相信小孩會接著問what 和how,透過這樣的方式,提升小孩指出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到底台灣的填鴨式教育好,還是歐美的自由發揮式教育好?
也許我們可以從統計數字來回答這個問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13年宣布PISA研究的結果,比較了來自65個國家的51萬名15歲學生的數學、科技與閱讀的能力。
台灣國中生的每個項目成績都非常好,數學台灣佔第4名,科技類台灣是世界第13名,閱讀類台灣國中生佔全球第7名。台灣在三個項目的成績比許多北歐、西歐國家來得好,美國根本比不上台灣學生的平均成績。由此可見,台灣教育並沒有很差。我建議那些「唱衰」台灣教育很悲哀的文章,也應該注意到台灣在PISA的成績。
PISA最有趣的結果是:前十名的國家,既包含傾向填鴨教育的亞洲國家,也包含讓小孩自由發揮學習的北歐與西歐國家。這個結果,某種程度很符合我自己學習的經驗。
我在荷蘭中學及大學上一些討論的課程,透過同學的發言,很容易聽出他是否有準備當次的指定閱讀,幾次的討論累積下來,很快就能分辨:認真準備閱讀討論的同學,以及並沒有認真準備閱讀討論,卻在「唬爛」的同學。
荷蘭大學的討論課,雖然鼓勵同學發言,並且激烈討論課堂的議題,但是很多同學發言因為沒經過紮實的閱讀準備,等於是廢話。這些同學,也許可以問出why的問題,但是他們想到的某些問題可能不見得值得討論。
到台灣唸研究所,我發現討論課經驗卻很不一樣,討論常常很安靜,學生也不太喜歡發言。但是當不少學生被老師點到名要發言時,卻可以問出很好的問題,也可以聽出來他們其實有做好準備,有吸收討論課的指定閱讀。
也就是說,我台灣研究所的同學也許有想出值得討論的why,因為長期受到「標準答案」的箝制,不太習慣(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要提出why的問題,但是沒有what和how的邏輯就很容易脫軌,問出來why的問題比較沒有深度。不過,如果只有what和how也不容易發展出關於why的想法。因此,問題不是「填鴨式」和「自由發揮式」的教育到底哪種比較好,問題在於怎麼平衡why以及what和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