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是幼兒園老師。她說現在當老師真的太難了。

幼兒園有兩個小朋友打架,等老師發現的時候,兩個孩子都在哭。孩子歲數也不大,問了很久也說不清楚到底誰先動手,老師只有兩個孩子都批評一下,哄一哄,好不容易哄得不哭了。

晚上朋友就收到一個孩子母親電話,因為聽說孩子下午被別的孩子打了。

朋友馬上向孩子母親解釋,兩個孩子是打過架,不過說不清楚是誰先動手打人。老師們事查看過孩子是否受傷,沒看見孩子身上有傷痕。

孩子母親很生氣,朋友安慰了一個多小時,才算是勉強解決了這件事。

朋友說,現在當幼兒園老師挺為難的,他們總是叮囑孩子們不要打架,可是小孩子怎麼可能控制住自己脾氣,老師也不能一直都看著每個孩子。

有些家長鼓勵孩子被別人打了就要打回去,但作為老師,他們很清楚 如果被打的孩子還手,打人的孩子不僅不會住手,很可能會更憤怒,再打過去。

她問我,該怎麼辦才好?

我們先看看如果「打回去」可能造成什麼後果:

1. 被打的孩子遭到更嚴重毆打

往往愛打人的孩子都是特別容易被激怒的孩子,被打的小孩如果還手,很可能進一步激怒打人的孩子,遭到更嚴重的毆打。

2. 打人的方式被孩子視為解決衝突的方式

如果鼓勵孩子被打了就打回去,孩子也可能會覺得打人是解決衝突的最好手段。孩子很難分辨什麼情況下該用這種方法,什麼情況下不該用。如果他們有弟弟妹妹,他們也極有可能在和弟弟妹妹發生衝突時打他們。

3. 兩個孩子都受到嚴重身體傷害

被打了打回去很可能變成一場嚴重的打架,誰能保證在這個過程中不給對方造成意外傷害呢?

但讓孩子默默忍受更加錯誤。

"逆來順受"是我們傳統思想中的"毒藥",如果孩子從小受欺負不敢反抗,或者覺得自己不應該反抗,他會越來越自卑,越來越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在他成長過程中會遭到越來越多的欺侮。

當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時,他該怎麼做?

看了那麼多對策,我覺得一位香港爸爸的建議最好。

他告訴孩子,如果被別人欺負,要勇敢、堅定說出這句話: 你不要再欺負我了!不然我要打你了!

為什麼這句話「比打回」去效果更好?

孩子做很多事情可能都想不到後果,這句話會讓打人的孩子知道,如果他還繼續欺負別人,後果會怎樣。

當孩子考慮後果的時候,他會很快冷靜下來。比起打回去,這種方法更容易制止打人的孩子繼續使用暴力行為。

當孩子大聲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也容易引起其他孩子和老師注意,如果老師要詢問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別的孩子也可以作證是誰先動手,這樣能夠保證孩子清白。

讓孩子把這句話背下來,然後練習,要說得很有自信,很有勇氣。

這種應對"被欺負"的方式對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有效果, 隨著孩子長大,培養他們適當社交技能、讓孩子擁有自信心才是避免被欺負的關鍵。

有研究發現,遭遇校園霸淩的孩子具有某些性格特點,比如自卑,害羞,社交技能差,不知道如何與同學建立關係,穿著邋遢等等。 6-11歲 是孩子社交技能發展關鍵期,在這個時期要讓孩子學會協商、合作、增強自控力,增加對自己行為後果判斷力。

學會聰明地保護自己,是人生重要的功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