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經常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這用藥的問題,就經常有人會犯難:「常藥會傷腎嗎?」

在陸菊明教授的門診就有這麼一位李姓病友。李先生確診2型糖尿病有三、四年的時間了,最近測得血糖總是偏高,聽說陸教授周一、周四在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出門診,所以就來到這裡找陸教授看病。

李先生的檢查結果顯示血糖、血脂偏高,但沒有其他的併發症。在陸教授建議他用二甲雙胍藥物治療的時候,李先生趕緊說:我聽別人講二甲雙胍不能吃,對腎臟不好,將來還得打胰島素,所以我從來沒吃過。

陸教授對他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二甲雙胍是通過胃腸道吸收進行血液循環,不經過肝臟代謝,在體內也不降解,而是直接作用於肝臟和肌肉,減少肝糖異生,增加肌肉葡萄糖酵解來降低血糖。主要以原形由腎臟從尿中排出,在腎臟清除速度很快,因此,二甲雙胍沒有肝毒性和腎毒性。肝腎功能正常的病友,在推薦劑量範圍內用藥,不會造成肝、腎損害。

而且二甲雙胍除了降血糖,還有許多其他好處,比如可以降血脂;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可以減少糖尿病患者冠心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預防腫瘤;還可以降低糖尿病合併癌症的風險等。

但是,對於已經有肝腎功能損傷的糖尿病患者,二甲雙胍的應用就要謹慎了,具體是減量還是停用,大夫會根據您的肝腎功能檢查結果來判斷,衡量可選藥物對您的風險和獲益,給您制定最佳方案。

換句話說,如果您肝腎功能已經有損害,這時您改用其他口服藥可能也會受限制,所以,還是要聽醫生的,不同藥物在肝腎功能的不同階段使用方法醫生是非常明確的。

二甲雙胍傷腎的說法不科學!

二甲雙胍是內分泌醫生信賴的降糖武器,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二甲雙胍存在誤解,我們經常遇到糖尿病患者對醫生說:「您千萬不要給我吃二甲雙胍,這個藥傷腎」,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是對是錯,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事實上,二甲雙胍傷腎的說法並不科學。二甲雙胍本身沒有腎臟毒性,只是90%從腎臟排出,如果腎功能不全則會妨礙藥物的排出,導致藥物在體內蓄積,而有誘髮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險,故患者腎功能不全時(血肌酐>133μmol/L或1.5mg/dl)應停用。所以二甲雙胍本身對腎臟沒有傷害,只是從腎臟排出而已。

二甲雙胍的優勢不光體現在降糖方面,它還可以降低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抗血小板聚集,改善纖溶酶活性,對心腦血管具有保護作用,被證明是唯一一種可以減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降糖藥。二甲雙胍也是目前唯一被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批准可用於兒童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藥物。

美國一些醫學研究也發現,在孕前和孕早期使用二甲雙胍不僅不會增加胎兒畸形,而且對輕度胰島素抵抗的患者,還可以提高受孕率。單獨應用雙胍類藥物一般不會導致低血糖。這些都提示該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美國,雙胍類藥物還被證實可以防止或延緩糖耐量受損的患者進展為糖尿病。二甲雙胍已經在臨床使用多年,其安全性值得肯定,患者完全可以按照醫囑放心使用。

二甲雙胍的新發現——

二甲雙胍自問世以來,已被使用了60年,而作為2型糖尿病的一線治療藥物,幾乎沒有哪種降糖藥敢輕易挑戰它的地位。但就是這個「年過半百」的老藥,也在不斷更新自己的價值——近年來的研究發現二甲雙胍可能還有抗衰老,抗癌等作用。此次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年會上,也發表了多項二甲雙胍的最新臨床研究,小編精心挑選了五項研究,供大家參考。

與DPP-4/ SGLT-2抑制劑聯合益處多

雖然二甲雙胍是2型糖尿病的首選治療藥物,但也有不宜使用或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此時該與何類藥物聯用效果更好呢?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DPP-4I) 及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與二甲雙胍聯用能改善血糖控制,降低血壓和體重,且不增加低血糖的風險。

這項meta分析比較了對於單用二甲雙胍效果不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雙胍+DPP-4抑制劑+ SGLT-2抑制劑的三藥聯合治療,與其他五種兩藥聯合治療方式(二甲雙胍分別聯合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GLP-1R激動劑,噻唑烷二酮類(TZD),或磺醯脲類(SU)的治療效果的差異。結果發現:三藥聯合與兩藥聯合方案相比,能夠顯著降低糖化血紅蛋白,並且有更顯著的降體重效果;二甲雙胍聯用DPP-4I / SGLT-2I比聯用SU,能顯著降低收縮壓。在低血糖事件發生率上,三藥聯合導致低血糖的幾率與安慰劑組無顯著差異。

聯用胰島素對1型糖尿病的作用

有兩項研究涉及1型糖尿病:

1,胰島素聯用二甲雙胍並不能降低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但能維持1型糖尿病患者的體重指數(BMI)。

該研究共納入987名18歲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分為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組(N=90)和單用胰島素組(N=897),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治療前,與胰島素組相比,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高脂血症發生率更高,而且有較高的BMI指數。經過1年的隨訪後發現:兩組糖化血紅蛋白均有改善,無顯著差異;聯用二甲雙胍的患者BMI無明顯改變,而胰島素組的患者的BMI卻有明顯增加。

2,對於超重型1型糖尿病的青少年患者,二甲雙胍能改善其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清除率。

該研究共納入7家兒童糖尿病中心的37位超重青少年,平均年齡15.7歲,平均病程7.0年,平均HbA1c為8.8%,平均BMI百分位數為P97,平均總胰島素劑量1.1U/ kg /d),這些青少年在基線時間和第13周進行了2小時的80 mU/m2/min的「高胰島素-正常血糖鉗夾技術」和骨密度掃描。13周後,在二甲雙胍組中觀察到葡萄糖輸注率的顯著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高→葡萄糖清除率高→要使血糖濃度維持在正常水平,相應的葡萄糖灌注率就會高),由此說明胰島素敏感度增加。

二甲雙胍不會增加乳酸性酸中毒風險

乳酸酸中毒被認為是二甲雙胍罕見卻非常危險的副作用之一,然而沒有研究數據顯示乳酸酸中毒的發生風險究竟有多大?與服用二甲雙胍真的有關係嗎?

一項最新的病例對照研究納入歐登塞大學附屬醫院一年中入院的10652名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入院前90天內服用二甲雙胍被定義為二甲雙胍組,否則為對照組。結果發現,這些患者中共有163位患者是因乳酸性酸中毒入院,其中服用二甲雙胍組與對照組相比,因乳酸酸中毒入院人數的比值比為0.69。由此可知,服用二甲雙胍不會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乳酸酸中毒的風險。

二甲雙胍可降低神經退行性疾病風險

一項縱向回顧性研究結果表明,二甲雙胍對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在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具有長期的保護作用。

研究納入年齡>50歲、接受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探討二甲雙胍的服用時長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影響。結果發現,與沒有服用過二甲雙胍的研究對象相比,服用1年,2年,2至4年,和4年以上二甲雙胍的對象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風險分別為增加7%,降低29%,降低41%,和降低84%。

由此可知,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為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的保護因素,但服用二甲雙胍不足兩年則不會有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