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馬航"這兩個字,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發生在幾年前的MH370航班失蹤事件,該飛機隨後就被確認為是航班失事,並推定機上所有23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無一生還,這件新聞被當時各大新聞媒體傳的沸沸揚揚,人心惶惶,至今想起還心有餘悸。

除了震驚世界的MH370,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AS)還經歷過遭遇空難的航班MH17。接二連三的飛行事故使馬航的形象受到重創,乘客們在這些事故的影響下,自然而然地就拒絕乘坐馬航航班,公司在財務上遭到嚴重滑鐵盧。面對沉重的營運包袱,馬航先是採取了裁員和削減部分航班的措施,並於2015年9月初宣布公司名稱正式更換為“新馬航”(MAB),期待能借更名擺脫之前因飛機失事所造成的影響,望在2018年之前轉虧為盈。

更名的秘密——經典條件反射

馬航選擇改名的背後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更名這一舉動能牽涉到整個公司的財政?這與我們心理學上所提到的條件反射理論有關。

首先來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專業的名詞解釋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外界刺激與有機體反應之間建立起來的暫時神經聯繫,通俗點來說,就是某一行為或事件的發生必定會引起一個特定的反應。最經典的一個例子是由巴普洛夫設計完成的實驗,他在給狗進食前,先搖一搖鈴鐺,多次反覆實驗後,狗就產生了條件反射,一旦搖鈴鐺,就會分泌唾液。

而非條件反射則是不需要後天訓練就能引起反射性反應,即我們生來就具有的先天性反射,如膝跳反應。一個災難的發生會使人們感到悲傷,害怕,這是一個非條件性反射,但如果是由航空公司名字引起人們的消極情緒,那麼這就是條件反射了,因為本來一個名稱並不會與心情有多大的聯繫。在馬航事件中,飛機失事這種小概率事件反覆發生在馬航公司上,自然是避免不了乘客對此公司安全問題的懷疑。在沒出現安全事故前,乘客聽到“馬航”是不會聯想到悲劇的,但是得知馬航發生多起飛機事故,人們將“馬航”和飛機失事多次結合後,當一聽到“馬航”,就會馬上聯想到飛機失事的悲劇,從而產生消極的情緒,原本是無關刺激的“馬航”二字,與“災難產生消極情緒”這一非條件性刺激多次結合,當無關刺激轉化為條件刺激時,即聽到馬航就想到悲劇,條件反射也就形成了。所以,為了打破這個對公司帶來負面影響的條件反射魔咒,馬航公司就選擇了改名這一方案。

其實在生活當中,類似“條件反射”的例子還真不少,例如著名的典故《望梅止渴》,曹操用遠處的梅林激勵士兵,將吃不著的梅子與解渴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條件反射,使士兵們想著梅子流口水,支撐他們找到水源。

又如平時在刷微博或朋友圈的時候,看到一些特別誘人的美食圖片,就會有口饞、肚子餓的感覺,這種現象也是因為圖片與食物相結合了,形成看見美食圖片就口饞的條件反射。

新馬航也無法逆轉的運勢——知覺定勢

在了解何為條件反射後,我們重新回歸到馬航改名這件事上,據媒體報道,“新馬航”並未給公司帶來多大的經濟利益。在我看來,“馬航”即便是改名為“新馬航”,也難以讓乘客走出聯想飛機事故的陰影。原因在於我們在知覺社會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知覺定式”這一典型的心理現象。

知覺定式也稱為刻板印象,屬於思維定勢的一種。在某種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對某種事件或對象的一種比較固定、概括且籠統的看法。正如在網路上看到的這樣一句話,廣東人認為廣東以外都是北方,東北人認為東三省以外都是南方,北京人認為北京以外都是外地,上海人認為上海以外都是鄉下,沿海人認為全國都是內地……這就是典型的刻板印象。馬航公司曾經發生過的駭人聽聞的安全事故事件對世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乘客們對馬航的印象負面多於正面,除了一開始就對其服務十分信任的老顧客,即便是改名後,沒有過多內部包裝過的新馬航很難打破群眾們的刻板印象。

未來更好的出路——條件反射的消退

相比於更換名字,下面這種方式可能會更有效果。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叫消退的現象,在條件反射建立之後,如果反覆應用條件刺激而不給予非條件刺激強化,條件反射就會逐漸減弱,最後完全不出現,這就是條件反射的消退。換而言之,想讓乘客不再建立“馬航—悲劇”的條件反射,最好的方法不是改名,而是避免飛機失事再次發生,新馬航保留了原有的圖標、飛行路線、時刻表、預定及其他操作流程,甚至員工制服也與從前一致,很多乘客都表示並未察覺到馬航更名,所以,新馬航更需要的是重整業務,贏回乘客的信任,讓條件反射逐漸減弱直至完全消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