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要亂吃藥了,常吃“兩黃兩白”,輕鬆降糖,吃一個好一個

對於糖人們來說,每天多吃一些對控糖有幫助的食物是很有必要的,維持膳食平衡是一方面,調節胰島功能也是需要常吃這些食物的。今天,塔哥繼續給大家介紹四種在控糖方面有突出作用的食物,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一、黃豆

黃豆中的脂肪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亞麻油酸及油酸,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黃豆中的可溶性食物纖維可清除血液中的膽固醇,對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者有顯著療效。外表土,勝金珠,常吃防病福永駐。

黃豆性平,味甘,歸脾、胃、大腸經。黃豆被稱為“植物肉”,是豆類中營養價值最高的品種。它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和優質蛋白質。另外,黃豆中還含有異黃酮和植物雌激素,有調和腸胃、補氣利尿的功效。

【推薦吃法】

豆腐400克,番茄150克,蔥、姜、鹽、醬油、素油、雞精各適量。 豆腐洗凈,切成小方塊,入沸水焯後撈出;番茄洗凈,切成小塊備用。鍋內放油,大火熗鍋,放入姜、蔥絲煸炒,加入番茄炒出油,放入豆腐翻炒片刻,加入適量調料炒勻即可。此菜清淡可口且健脾開胃,適於夏日食用,有祛暑功效。另外,它對婦女更年期綜合征也有一定療效,可緩解更年期癥狀。

【飲食宜忌】

有嚴重肝病、腎病患者和腸胃不適者應慎食。

對於糖人們來說,每天吃40克的黃豆才是最好的。

二、黃瓜

黃瓜性涼,味甘,具有明顯的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黃瓜熱量低,含水量為96%~98%,並且有降血糖的作用。對糖人來說,黃瓜是最好的亦蔬亦果的食物。

黃瓜是很好的減肥食品,被稱為“廚房裡的美容劑”,年輕女性應多吃。經常食用黃瓜或將黃瓜切片貼在面部皮膚上可有效地對抗皮膚老化及減少皺紋的產生,因而備受女性的青睞。常食黃瓜還可防止唇炎、舌炎、口角炎等。

【推薦吃法】

黃瓜是大眾喜食的亦蔬亦果之品。它可生食、涼拌,也可炒食。黃瓜也是糖人首選的食品之一。

【飲食宜忌】

黃瓜當水果生吃時,不宜食過多。

黃瓜中維生素較少,應配合其他蔬果同時食用,以便均衡攝取營養。脾胃虛弱、腹痛腹瀉、肺寒咳嗽者應少吃。

有肝病、心血管病、腸胃病以及高血壓的人不要吃含鹽量高的腌黃瓜。

對於糖友們來說,每天吃100~150克黃瓜是最好的。

三、大白菜

傳統中醫認為,大白菜性微寒,味甘,具有養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大白菜中的纖維素不僅能起到潤腸、促進排毒的作用,而且能清除糖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自由基。大白菜可以促進人體對動物蛋白質的吸收,是肥胖型糖人的理想食物。

大白菜不僅質地脆嫩、營養豐富,而且葷素皆宜、味道清鮮適口。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大白菜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比較全面,所含豐富的粗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在秋、冬季節空氣特別乾燥時,會對人們的皮膚傷害很大,而大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所以常吃大白菜可以起到較好的護膚和養顏作用。

【推薦吃法】

海米白菜:白菜200克,干海米25克,植物油、醬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將干海米用溫水浸泡發好;白菜洗凈,切成3厘米長的段。植物油置鍋中燒熱,放入白菜炒至半熟,下入發好的海米,調入精鹽、味精、醬油,加些清水後蓋上蓋燒透即成。

【飲食宜忌】

烹調時盡量不要用煮、焯、浸燙後擠汁等方法,以防營養成分流失。

腐爛後的大白菜不能吃,因為白菜在腐爛過程中會產生能使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喪失攜氧能力的亞硝酸鹽,這種物質能使人體發生嚴重缺氧現象,甚至危及生命。

對於糖人們來說,每天吃100克的大白菜最好。

四、圓白菜

圓白菜性平,味甘,具有補骨髓、潤臟腑、益心力、壯筋骨、清熱止痛的功效。圓白菜內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中糖的比例只佔2%~5%,且主要是葡萄糖,幾乎不存在澱粉,所以對糖人極為有益。其還含有維生素C,能夠清除自由基,預防糖尿病合并神經和血管病變。

多吃圓白菜不僅可增進食慾,而且還能促進消化、預防便秘。圓白菜含葉酸較多,這是甘藍類蔬菜的一個特點。所以,懷孕的婦女、身體虛弱以及貧血病患者均宜多吃圓白菜。同時,它還是婦女的美容健美食品。

【推薦吃法】

圓白菜吃法多樣,不僅可以烹炒、涼拌、腌泡菜,而且中西餐均宜。

【飲食宜忌】

生用圓白菜能抗甲狀腺腫大,加熱後作用會消失,故調治甲狀腺功能亢進時應以鮮菜涼拌食用。

對於糖友們來說,每天吃80克左右的圓白菜才是最好的。

向天果

源產於南太平洋最潔凈,受污染最少的索羅門群島,產量稀少,較為珍貴。有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內分泌失調等症,長期服用有改善身體機能,提高身體免疫功能、扶正固體,活化細胞、預防老化、延緩衰老,對人體大有益處。

【原理】:向天果降血糖的原理是它能調整身體代謝功能,使自身的胰島素得以“復活”而充分發揮作用,這樣就可使血糖能夠重新被機體組織細胞所攝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達到長期穩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體可長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島素,以分解血糖。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