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1 00:37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機車族為閃避公車切換車道,易遭後方車輛追撞。 記者蘇健忠/攝影公車停靠區違停造成事故層出不窮。上月新北市中和兩名女大生雙載,疑為閃避速度較慢的公車、遭後方貨車超車輾斃,停在路邊讓公車無法靠站的整排計程車形同「幫凶」;日前也有公車為閃避違停車輛未沿月台停靠,導致一名母親帶兩名孩子遭機車撞飛。專家指出,公車停靠區違停取締數十年,但「撞」況不斷,交通安全「三E」執法、工程及教育,須徹底檢討。公車停靠區及前後方紅線區違停每天上演;尤其雙北地區車流交織嚴重,搭公車乘客要閃避鑽縫隙的機車,後方不耐久候的機車又從內側車道、甚至逆向超車,公車司機、乘客和機車族都陷危險。女大生事故後,引發網路撻伐執法不力。記者實地到現場觀察,可見公車停靠區及前後紅線幾乎隨時都有違停車輛,除計程車,還有到商辦大樓快遞或拜訪客戶及到便利商店購物,每五分鐘至少就有十餘輛車停靠,部分車輛更一停就是半小時。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理事鄭羽哲說,數十年來,每次重大事故後警方就會加強執法,卻彷彿「趕鴿子」,趕完一批、沒多久新一批又來違停,他認為,若當地確實有臨停必要,也應思考是否設置臨停接送區並在違停區以科技手段加強執法。交通部道安會執秘謝銘鴻觀察,除應加強執法外,北市府去年鼓勵公車業者以行車記錄器舉發違停車輛,有不錯效果外,各地政府也應進一步透過科技執法產生預防效果,如澳門就有在違停嚴重的公車站牌設置廿四小時監控並開罰。交通工程技師高啟涵說,以女大生事故地點為例,公車專用道設於台六十四線匝道前約百公尺,公車若因違停無法靠站,超車的機車幾乎只能騎到上匝道前的車道上,若能將公車站往下游移設、避開在匝道前,或許可減少風險。逢甲大學運管系副教授李克聰說,國內有必要全面檢討停靠區擺放位置,甚至建立科技執法平台,針對違停者「即時取締開單」,才能達到嚇阻效果。交通大學運管系副教授吳宗修說,機車是高機動性運具,不耐久候、愛鑽縫隙,很容易就被夾在大車間,成為車包肉的「三明治」,機車駕駛防禦能力訓練有必要納入考照項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