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點選擇


需要找遠離市區的地方,避開光污染。找一個合適的前景,最好可以稍微仰拍,這樣可以避免地平線附近較強的光污染,拍到天頂更明顯的星星。



2、時間選擇:


要避開日光,差不多日落後兩個小時開始拍,拍到日出前兩個小時。還要避開月光,農曆15,滿月附近那幾天是沒法拍攝的,初1附近那幾天幾乎整晚都可以拍攝,其他時候可以上網查具體的月出月落時間,避開月亮即可。



月光的照射下,月明星稀,星軌會很稀疏,但是地面景物會被照亮,也別具一格。傳統的單次長曝法面對月光下的天空基本沒什麼辦法,最多也只能曝光幾分鐘,而疊加法不受曝光時間限制,可以拍攝很長時間,呈現出不一樣的景色




弦月下的疊加法星軌




地面景物被月光照亮:


如果天氣條件更好,光污染小,曝光上更容易控制,地面還可以更亮,理論上可以得到和白天差不多的效果




3、天氣選擇


必須是非常通透,萬里無雲的好天。注意晚上郊外天氣非常冷,做好防寒措施。



4、器材選擇


最好有超廣角,最好有大一點的光圈,機器的高感不要太差。還有一點很重要,定時快門線,用來設定間隔拍攝。最好是有線的,有遙控的也要用那根有線的連線,因為長時間曝光,用遙控容易出現信號中斷。




5、尋找北極星


如果想拍攝星星轉圈的效果,需要把北極星拍攝到構圖範圍內。北極星在正北方,通過北斗七星和仙后座都能夠找到,如圖所示:




如果無法找到北極星,那麼就用廣角對著北方拍,就沒問題。



南半球的朋友們就正相反了,需要往正南方拍攝,而南半球也沒有一顆北極星類似的可以指引位置的亮星,只要對準方向就好了。


  

6、拍攝小貼士


  

a、對焦


漆黑夜空想獲得星空的準確對焦不容易。而單純的手動擰到無窮遠的方法也未必就管用。中高端機身的中央對焦點是比較強大的,可以對著金星、天狼星等最亮的星星完成自動對焦。這個我用D7000和D700都嘗試過成功了。一旦對上焦之後,就要在對焦標尺上記住位置,下次就可以手動擰到此處了。對於低端機身無法對星星完成聚焦的,可以提前長個心眼,在有月亮的時候對著月亮完成聚焦,然後記住位置。或者對著很遠處的燈光完成一次聚焦,然後拍一張星空看看焦點準不準。實在不行的情況下,就只能手動擰到無窮遠,然後稍微往回一點,然後試拍校正焦點。



  

b、測光、構圖


可以先用最大光圈最高感光度短時間曝光(10秒)試拍一張,根據回放直方圖確定需要的曝光量,再根據倒易率計算出實際需要的曝光參數。這樣同樣可以在漆黑的夜晚試驗一下構圖。且對單次長曝法和疊加法都適用。


  

c、露水


潮濕的夜晚容易結露水,摘掉uv,安上遮光罩都可以有效防止鏡片結露水,不同的鏡頭,結露水的難易程度也不同,可以適當選用。如果天氣比較潮濕,就要小心定期檢查一下鏡頭是否結了露水。如果實在太潮濕,就不要拍攝,以免損傷相機和鏡頭


  

7、疊加法星軌



傳統的星軌拍攝方法是單次長曝法,由於夜晚光線很暗,可以進行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曝光,這段時間內,星星在天空已經划過了一段距離,因此會留下一道道軌跡。這種方法在數碼時代由於熱噪和電池電量等原因,不是很好用了。


單次長曝法星軌。曝光時間達到一定長度後,熱噪明顯,星軌也比疊加法顯得稀疏:





最近流行起來的疊加法星軌,原理是這樣的:採用較高的感光度(iso800甚至1600)、較大的光圈(f5.6或者更大)、較短的曝光時間(1分鐘),連續拍攝幾十張甚至幾百張星空的照片,再用後期方法將這幾十上百張照片疊加在一起,達到連續曝光幾個小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