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菔子別名蘿卜子,味辛、甘,性平,歸脾、胃、肺經。首見於《大明本草》。其功能《本草綱目》曰:“下氣定喘治痰,消食除脹,利大小便,……下痢後重。”
“ 破氣傷氣?非也,非也 近代名醫張錫純先生對萊菔子功能的詳盡闡述,可補《綱目》之遺並消除了傳統對萊菔子破氣傷氣的認識。他說: “萊菔子生用味微辛性平,炒用氣香性溫。其功能升能降,生用則升多於降,炒用則降多於升。 取其升氣化痰宜用生者,取其降氣消食宜用炒者。
究之無論或生或炒,皆能順氣開郁,消脹除滿,此乃化氣之品,非破氣之品,而有醫者多謂其能破氣,不宜多服、久服。殊非確當之論。蓋凡理氣之葯,單服、久服,未有不傷氣者。而萊菔子炒熟為末,每飯後移時服錢許,藉以消食順氣,轉不傷氣,因其能多進飲食,氣分自得其養也。若用於除滿開郁,而以參、芪、術諸葯佐之,雖多服、久服,亦何至傷氣分乎。”“ 化黏稠痰效果好,大便不通亦有良效
萊菔子,這個葯的功效體現在這四個方面:消食、除脹、降氣、化痰。
經典的配方保和丸,就配伍萊菔子,用在一些油膩葷腥飲食過度,導致食積不消化,出現的噁心反胃嘔吐腹脹等現象,這是消食導滯功效的體現。
萊菔子能順氣除脹,凡是飲食不消化,或者濕阻氣滯,胃腸氣機不暢導致的腹脹現象,都可以配伍萊菔子。胃氣降為順,這也是萊菔子降氣順氣行氣功效的體現,因此基於這些功效,我也經常用萊菔子來治療氣滯便秘,或配伍決明子或配伍枳實厚朴等藥物。
萊菔子還有降氣化痰的功效,比如三子養親湯,這是用萊菔子配伍白芥子、蘇子,起到順氣止喘化痰等功效,用來治療氣管炎、慢阻肺、咳嗽咳喘咳痰等病症。
傳統認為萊菔子有破氣耗氣的弊端,但臨床使用,自己感覺萊菔子還是比較平和,並不會很傷及正氣。也認為萊菔子不能和人蔘同用,但實際過往的醫家,很多同時配伍,也不見得有什麼明顯的不良反應。
萊菔子化痰的功效甚好,但必須注意其所化之痰必稠黏,凡證見咳喘氣逆,痰多胸悶,兼見食少消化不良者,即可用萊菔子、白芥子、炙蘇子各10克,共炒研為粗末,紗布包煎。此方名 三子養親湯。價廉效佳。
腹脹而大便不暢,甚或不通者,便後腹脹得以緩解,此屬脾虛而食滯中阻,虛實相雜,可用党參補氣健脾,萊菔子消食化滯,消補兼施可取良效。一般可用党參15~20克,萊菔子炒研15克(包煎)。 “ 萊菔“全家福” 地枯蘿是萊菔(即蘿卜)的塊莖久而老枯者。功能利水消腫。食滯難化、兼有水腫、小便不利者服之甚效,且利水而不傷正氣。凡症見面色薑黃,脘腹脹滿,腹膨肢腫,小便少者,都可加用。肝硬化有腹水者,可在辨證施治的處方中同時加用地枯蘿和陳葫蘆瓢,可有效消除腹水。一般用量:地枯蘿10~15克,陳葫蘆瓢30克。
萊菔汁即白萊菔(白蘿卜)洗凈、切片、打爛,包以紗布壓榨,取汁服用。功能消食化痰,此外還有止鼻出血的良效。凡鼻出血色鮮紅量多者,可用白萊菔3 000克,洗凈切絲,用紗布包壓榨取汁,約500毫升,加白糖50克,炖溫,分3次服下。有良好止血功效。
萊菔纓即白萊菔的莖葉,晒乾後貯存備用。味辛微苦,性溫。功能清咽、和胃利腸。適用咽痛,消化不良,下痢赤血,都可加用於處方中。亦可單用。一般用量為15~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