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熱錢湧進,日本 90 年代泡沫經濟捲土重來

日本經濟停滯不前,央行念茲在茲的通貨膨脹率 2% 始終無法達到,日本企業薪資漲幅緩慢,一般人民口袋的可支配餘額愈來愈少,但是有錢人在熱錢支撐下現金滿手花不掉,在宏觀經濟的某一個小角落,正在發生 1980 年晚期經濟泡沫化的前兆。

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觀察發現,日本一場紅酒拍賣會上,一瓶法國勃根地紅酒以破紀錄的 250 萬日圓賣出,超出拍賣機構的預期。另一方面,日本資產膨脹的 1980 年晚期流行的俱樂部會員,現在也出現復興跡象,捲土重來。

類似的俱樂部會員有權在長野縣的輕井澤保護區別墅博物館度假酒店住宿,一年可以住 13 個晚上超級套房,資格費為 1,200 萬日圓,會員還必須另外支付年費、固定資產稅和每晚住宿費用,這些錢遠超過上班族平均一年的收入。

日本還有一個獨特的熱錢現象,就是古董日幣飆漲,受追捧現象甚至超過比特幣。東京古董幣銷售鑑定機構 Universal Coins 甚至在研究古董幣交易基金的可行性。

一家象徵日本泡沫時代的夜總會 MAHARAJA,於 9 月 13 日在京都祗園區重新開放,場內供應日本清酒,舞妓、藝妓、忍者及花魁出場。在京都麗思卡爾頓酒店附近,10 月的房間每晚都要超過 20 萬日圓。

社經地位驅動人們花錢買身分的慾望,報導分析,社群媒體分享勾起人們展演自我的需要,藉由特殊的身分與體驗,區隔自己與他人。今年夏天在東京新大谷酒店搭設池畔小屋,客人一天必須付 10 萬日圓享受裡頭的舒適座位與美酒等奢華待遇,一名酒店代表表示,許多客人覺得光是分享到 Instagram 就值回票價。

泡沫吸引所有類型的人蜂擁參與,目前的經濟情況又為有問題的籌資戲碼提供最佳條件,其中一種是有限公司利用金融工具和交易法漏洞出售會員資格,會員相當於股份公司的股東,但是這些有限責任公司不需要向金融服務機構註冊為金融工具交易商。

最近一家日本建設公司 Santo 受一家名為 M&S 的有限公司挑戰,質疑 Santo 擁有 15 億日圓現金在手,卻繼續向銀行借款付利息,完全忽視股東權益,市場對這件事情的疑問是,有限公司如何買入一個上市公司的龐大股份,足以與公司的管理層進行代理爭奪,且僅透過出售會員資格,沒有在日本金融廳註冊。

在日本泡沫經濟時代的現象,高級紅酒、夜總會、酒店派對,社交媒體上的炫富風潮,都是 2007 年從美國聯準會與全球主要央行實施量化寬鬆後的怪象,許多人認為,這次的泡沫與 1990 那次不同的是,這次是外資引起的,若美國聯準會準備減少量化寬鬆以來持有的資產,這些泡沫恐怕會一一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