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過了“而立之年”,健康往往滑坡,比如身體發福、體力、精力與生殖功能衰減等。此時,你該為健康做點什麼呢?

腎為先天之本 

  • 腎主藏精,所藏腎精,是人體生長發育、防衛病邪的物質基礎。

  • 腎寄藏命門之火,為蘊藏元陰、元陽之髒,故有“水火之髒”、“陰陽之宅”之稱。

  • 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能主骨生髓,養腦益智,生發聰耳。

  • 腎氣強旺,人就精力充沛,骨骼強健,耳聰神清,頭發烏亮。

  • 腎氣一旦衰朽,則智昏耳聾、骨脆齒搖、須發早白,未老先衰。

因此,養好腎就是養好了先天,會養腎就是會養生。

“老神仙”公開養腎秘訣

中醫中藥理論認為: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髒、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須發早白、脫發、腰膝酸軟、四肢乏力、步履艱難、五髒虛損、皮燥發枯、腸燥便秘等病症。

在烏發養顏方面的功效,更是有口皆碑。

“世上只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這句話的最後一個字讀liao三聲,就琅琅上口了。可不要小看這句話,這是一位“老神仙”的養腎秘訣!

老神仙其實是一位的道士,年逾六旬,須發烏黑,精神抖擻,道骨仙風。他在深山裡修行了四十多年,淡薄名利,每日粗茶淡飯,自得其樂。道家的養生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從不輕易傳給人,經他點化,使人豁然開朗。

腎主水,其色黑,黑芝麻是黑色的,養腎的佳品莫過於黑芝麻。我們平時的食療,只停留在“吃什麼”的水平上,這只是一個小學水平,效果不明顯。

所以我們經常有人抱怨說:“聽說吃了芝麻可以補腎,我吃了很多啊,怎麼沒有效果呢?”其實,要真正學會用芝麻進行食療,後面的學問還大著呢,而這些,正是那些養生家密而不傳的。

黑芝麻稟厥陰春生之氣而生,為五穀之首,可以補五髒,長肌肉,填腦髓,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因為它是用來補虛羸,填腦髓的,所以,一定要用籽粒飽滿的芝麻,不飽滿的不能用,它本身都不飽滿,哪能指望它有填補之功呢?除了選出籽粒飽滿的純黑芝麻,還要對它進行特製,服用也很講究。

芝麻的製法和服法有兩種 

一是,晉朝道士葛洪傳下來的,見《抱朴子》:

芝麻三斗,蒸熟後曬干,用水淘去沫,再蒸再曬,如此反復九次。這時芝麻皮肉分開了,去掉芝麻皮後,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或棗膏調和,製成彈子大的小丸。

每天服用三次,每次用溫酒送服一丸。忌食毒魚、狗肉、生菜。服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面光澤不飢,二年白發返黑,三年齒落更生,四年水火不能害,五年行及奔馬,久服長生。

二是,唐朝藥王孫思邈傳下來的:

芝麻三升,蒸三十遍,微微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三升調和,再用棒槌搗三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天早上服五十丸。

四十歲以上的人,久服明目洞視,腸柔如筋。但正如莊子所言,書裡記載的也帶古人的糟粕,真正的精華反而沒有了,何況這兩種製法各有利弊。

現代養生新吃法 

現代養生家通常把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將三升(約2千克)黑芝麻,用水洗淨,放在籠筐上蒸熟,曬干,再蒸一遍,再曬干。重復蒸曬九遍後,芝麻皮自然脫落,將剩下的芝麻仁炒香,搗三百次,再用白蜜調和,做成直徑約2釐米的丸子,每天早晨用好酒送服一丸。

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其實背後有很多玄機。容我道來:為什麼要一遍又一遍地蒸和曬呢?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九蒸九曬”。

這是中藥炮製中經常見到的,地黃、當歸、附子等藥材通常都是要經過九蒸九曬,才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藥效,這裡面的學問非常大。

對於芝麻來說,首先,這是為了使芝麻易於消化。大家知道,芝麻是非常難於消化的,吃多了芝麻,再看大便,就成了黑色,一化驗,你會發現很多芝麻還是原樣,根本沒有消化掉。

這就是凡人吃芝麻,通常只把芝麻炒一次就吃了。其實這樣的芝麻仍是生芝麻,吃下去很油膩又難於消化,從腸胃走一遭,人體不得其福,反受其害。

經過九蒸,芝麻裡的營養成分充分分解,油膩性大為減少,完全變成人體易於吸收的東西;經過九曬,芝麻又獲得了太陽的能量,這在養生家看來是天地間的陽氣,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對人體大有裨益。

九蒸九曬芝麻丸的製作

將5斤飽滿的黑芝麻,用水洗淨,放在籠筐上蒸熟,曬干,再蒸一遍,再曬干,這樣重復蒸曬九遍後,芝麻皮自然脫落,去掉,將剩下的芝麻仁炒香,將芝麻處理成微粉。再用茯苓和蜂蜜一起調和,做成約9克的蜜球。

01 關於芝麻的好壞區分

市面上芝麻有3種,一是油麻、二是糠麻、三是糠麻兌在油麻裡;油麻質量上乘,顆粒飽滿,芝麻香氣十足,價格最貴;糠麻顆粒干癟,食之口感苦澀,無芝麻香氣;糠麻兌油麻,要看兌了多少在裡面,兌的少越多,口感越差。

02 關於包裝和儲存

我們每一粒都是獨立包裝的,食用方便;您在收到芝麻丸後需置入冰箱內冷藏保存為佳;保質期180天。

03 食用方法

黃酒或米酒送服/亦可溫開水。一天2-4粒,上火體質,建議放在粥或者湯裡食用,虛寒體質餐後食用。一歲至4歲孩童,每日1顆。直接送口嚼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