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 CommonWealth 提供蔡英文政府不打算接受「九二共識」四個字,呼籲北京共同探索「互動新模式」,但未明言新模式為何。( 圖片來源:劉國泰)

十九大後,儘管早可預見兩岸官方繼續僵持的局面,但習近平拋出「國民待遇」、促使兩岸「融合發展」的實質舉措,會不會一舉收服「天然獨」的一代,值得關注。

入秋的10月,兩岸都有重要節日與官方活動——各自的國慶和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都是領導人會出來做重大政策宣示的日子。

兩岸關係,照例是受關注的焦點之一。結果是雙方各自重申立場,可預見十九大後的兩岸官方關係,將繼續僵持下去。

「現在的北京和台北,都不想改變自己的政治底線,也沒有力量去改變對方的立場,」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代理主任、政治系教授寇健文認為,十九大後,兩岸官方大概就是繼續僵下去。

總統蔡英文在10月10日國慶演說中再次重申「維持現狀」,不提「九二共識」4個字,只說「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

另一邊,在10月18日的十九大政治報告中,習近平也一如過去重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再次強調「一個中國、九二共識」與反對台獨。

不過,官方僵持,中共倒不想讓民間交流也停滯,反而要擴大,尤其是「爭取台灣民心」的工作。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表示,「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

「新的說法叫做『融合發展』,」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解釋,經過馬英九執政8年後,中共體認到,把人、錢送到台灣、讓利台灣或向台灣採購商品的交流方式,效果不如預期,還出現利益被兩岸少數人把持的現象,「所以要將交流主戰場,從台灣轉移到中國大陸。」

過去2年,中國政府積極吸引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吸引台灣新科博士畢業生到中國高等學府任教;也有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到阿裡巴巴、百度、騰訊等知名中國民營企業工作。

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執行長陳德昇表示,未來新做法,是要開放台灣人到中國國有企業實習、工作,甚至擔任公職。

今年3月,具有國有企業色彩的廈門航空,就招聘了60位台籍空服人員。預定明年3月舉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可能會宣布更具體的政策。

另外,中國政府已計劃將卡式台胞證編碼和中國公民統一,屆時台灣人在網路上購買中國高鐵車票,可以不用到窗口排隊領票,直接刷卡進站,和大陸人享有一樣的便利性。

台灣自己太弱,風險更大

楊開煌認為,這個做法反映了習近平與中共對本身環境與吸引力的自信,認為愈多台灣人進到中國社會中,兩岸心理的距離就會愈近。

對台灣年輕人來說,台灣經濟的低成長、企業沒有明顯突破、缺乏新機會、低薪,和大陸蓬勃發展、快速崛起的民營企業,產生強烈對比。

一推一拉之間,愈來愈多年輕人為了舞台大、機會多、發展潛力大而西進中國。現實一點,領同樣數字的薪水,台幣換成人民幣。

「兩岸關係朝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中共還是滿有信心的,」寇健文認為。

美國前財政部長鮑爾森在他所寫的《與中國打交道》一書中提到,中美兩國要避免敵對,在更多共同利益上合作,只有在美國處於強勢而不是弱勢時,才能最有效地和中國打交道。

「所以美國當務之急,是要恢復經濟競爭力,」鮑爾森強調,「美國自己造成的虛弱,是比中國崛起還大的一個問題。」

鮑爾森這番話,用在台灣與兩岸關係上,也是同樣的道理。(責任編輯:李郁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