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一項研究發現,在一萬多名參與調查的中學生當中,就讀優秀學校的學生表現,反而不及有良好父母從旁輔助學習的學生。

這項研究正好反映時下不少父母只集中努力賺錢,為子女安排最好的學校,將教育的責任完全放到學校上,未必可以得到理想的結果。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學生的學習優勢時,將父母對其學習生活的參與程度視為「家庭社會資本」,將就讀學校質素視為「學校社會資本」。

優質學校無論如何都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可是相比學校質素較普通、而家庭社會資本較多的學生,其成績普遍優於學校社會資本高、家庭社會資本較少的學生。

至於家庭社會資本高的父母,通常都能為子女檢查功課,討論學校生活,積極參與家教合作的計劃,確切明白子女在學校的成績和操行表現,親身為他們安排課外活動等。

很多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入讀成績優異的名校,然而他們未能升讀這些學校,家長就會感到失望。父母會因此加重子女讀書壓力的同時,也不欣賞他們現時就讀的學校,結果學生的成績在負反饋的情況下愈來愈差。

那研究正好鼓勵父母,即使子女當下的成績暫時未能達標,就讀的學校質素差強人意,只要他們能投入更多精力去協助子女學習,其成績也能突飛猛進。





報長的話: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許多家長的夢想,但孩子就尤如一張白紙,父母是畫家,一位不用心於畫作的畫家如何畫出讓人讚嘆的畫。

看到這篇文時 笑遊人間就想到二戶人家,一家在教育孩子上,只會動嘴唸唸叫小孩子去讀書,自己卻在看電視滑手機,而另一家在教育上卻是會陪同孩子讀書,關心孩子學校狀況。

而結果可想而知,前者孩子成積不盡理想,後者孩子成積優秀。

人,都是有惰性,喜好玩樂、懶於學習,若沒有人在旁盯著,要想孩子自主學習真的是很難。

教育孩子,就像是種植水果,花多少心血,就有多少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