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三棗,長生不老!但這6類人吃了就是服毒,太多人做錯了
白癜風醫生周曉娟 2017-10-31 17:00
紅棗算是生活中一種比較常見的零食,大人小孩都愛吃。同時也是一種能夠輔助治療疾病的藥物,對人體有諸多好處。但紅棗畢竟也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食材,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食用,有些特殊體質的人,吃多了壞處大於好處,看看你被傷害了嗎?
一、感冒初期吃藥的人
因外感風熱而導致的感冒、發熱,此時人體的風寒正盛,若此時食用性質黏膩的大棗,容易導致體內邪氣滯留,不利於疾病恢復;棗屬於含糖量高的食物,服用退熱藥物時食用紅棗,容易減少藥物吸收速度,延緩疾病痊癒。所以,因外感風熱而導致的感冒、發熱者及正在吃藥的人,不適合吃紅棗。
二、糖尿病患者不能吃
紅棗中含有豐富的糖分,被製成零食的紅棗含糖量更高,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如果食用過多,容易引起血糖增高,促使病情惡化,因此,患有糖尿病不宜吃大棗。
三、腸胃不好的人要少吃
胃黏膜最怕硬東西損傷,大棗皮是粗纖維,不好消化和吸收,腸胃不好、習慣性便秘者的人吃大棗要去皮;大棗能激發胃酸分泌,胃酸多和易反酸者最好別吃大棗;吃大棗會導致脹氣,平時常感覺胃部脹滿,包括腹脹的孕婦,盡量不要吃大棗以及喝大棗水。
四、兒童吃了危害大
大棗味甜黏膩、纖維比較多,而孩子的脾胃功能弱,吃多了不易消化,還會降低他們的食慾和消化功能;大棗含糖量高,感冒喉嚨痛的孩子一定不要多吃,如果紅棗吃得太多,還容易導致孩子患蛀牙。特別是有核的紅棗,容易造成孩子的誤吞情況,家長一定要特別防範。
五、經期浮腫的女性不要碰
紅棗可以補血,有些女性喜歡在經期煮大棗水喝,但有些女性在經期並不適合食用,進食過多易腹瀉並傷害“脾”。痰濕體質常表現為舌苔厚膩、口甜或頭暈惡心、食欲不振,一些女性在經期常會出現眼腫或者腳腫的症狀,這是濕氣重的表現。紅棗味甜,多吃容易導致脾胃運化不好、生痰生濕,加重浮腫和體內濕氣病症。同時,體質屬於燥熱的女孩,也不適合在經期服食,這極大可能會月經量增多而危害身體健康。
六、容易上火的人吃不得
紅棗性溫味甘,偏於溫補,如果你平時體質偏熱、性子急躁,經常出現便秘、口臭、咽喉牙齦腫痛等,最好少吃或者不吃紅棗,否則容易導致內火上升,出現上火、口腔潰瘍。
其實,只要把握好食材的藥性,並根據自己的體質合理食用,就不怕吃紅棗會傷身了。
【別名】薏苡、苡米、薏仁米、溝子米
【來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Stapf的乾燥成熟種仁。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
干,打下果實,再曬干,除去外殼、黃褐色種皮及雜質,收集種仁。
【性狀】本品呈寬卵形或長橢圓形,長4~8mm,寬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殘存的黃褐色種皮。一端鈍圓,另端較寬而微凹,有
1淡棕色點狀種臍。背面圓凸,腹面有1條較寬而深的縱溝。質堅實,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微甜。
【鑑別】本品粉末類白色。主為澱粉粒,單粒類圓形或多面形,直徑2~20μm,臍點星狀;復粒少見,一般由2~3分粒組成,加碘試液淀
粉粒顯棕紅色。
【炮製】薏苡仁:除去雜質。
麩炒薏苡仁:取淨薏苡仁,照麩炒法(附錄Ⅱ D)炒至微黃色。
【性味】甘、淡,涼。
【歸經】歸脾、胃、肺經。
【功能主治】健脾滲濕,除痺止瀉,清熱排濃。用於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濕痺拘攣,脾虛洩瀉,肺癰,腸癰;扁平疣。
1.風濕身疼,日暮加劇。用麻黃三兩,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兩,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兩次服。
2.水腫喘急。用郁李仁二兩,研細,以水濾取汁,煮薏苡仁飯,一天吃兩次。
3.沙石熱淋。用薏苡仁(子、葉、根皆可)水煎熱飲(夏月次飲),以通為度。
4.消渴。用薏苡仁煮粥吃。
5.肺痿咳嗽,有膿血。用薏苡仁十兩,搗破,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以酒少許送服。
6.癰疽不潰。吞服薏苡仁一枚。
7.蟲牙痛。用薏苡仁、橘梗研末點服。
8.疝疾。用薏苡(以東壁黃土炒過),加水煮成膏服下。
9.黃疸。用薏 苡根煎湯頻服。
10.殺蛔蟲。用薏苡根一斤,世細,加水七升煮成三升服下,能將蟲殺死打出。
11.月經不通。有薏 苡根一兩,水煎服。
12.牙齒風痛。用薏苡根四兩,水煮含漱。
13.祛濕除濕清熱:薏苡仁30克 粳米60克:將薏苡仁、粳米共同煮粥。每日2次,作主食吃
【用法用量】9~30g。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備注】(1)薏苡根功用與薏苡仁基本相同,清熱,利尿並有驅蟲作用,能治蟲積腹痛。
(2)用於濕熱內蘊之症,對小便短赤,可與滑石、通草等同用;對濕溫病邪在氣分,濕邪偏勝者,可與杏仁、蔻仁、竹葉、木通等同用
。本品又具健脾之功,用以治脾虛水腫、腳氣腫痛,配伍茯苓、白術、木瓜、吳茱萸等同用。用於脾虛有濕的洩瀉、帶下,可與白術、茯
苓等配伍。用於濕滯皮肉筋脈引起的痺痛拘攣,常與桂枝、蒼術等配合應用。治肺癰胸痛、咯吐膿痰可與鮮蘆根、冬瓜子、桃仁、魚腥草
等配伍;治腸癰,可與敗醬草、附子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