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作家John Villani歷經7年時間,寫出了一本涵蓋美洲最適合旅行的旅遊指南《美洲百佳藝術城鎮》。名列榜首的藝術小鎮就位於加拿大塞爾扣克山腳下、庫特尼湖西灣邊的納爾遜(Nelson)。

1897年,山脈中發現大量的金礦銀礦而吸引礦工以及家庭入住,高峰期有超過10萬北美淘金者蜂擁而來,形成了曾經繁華無比的工業重鎮。上世紀70年代礦產資源枯竭後,小鎮也不可避免的進入人口流失狀態,曾有過不足千人居住的低谷期。

誰也沒想到,在納爾遜小鎮人口流失最嚴重期間,全球主流紳士文化開始排斥嬉皮士這種“非主流”文化的背景下,導致大批北美以及歐洲嬉皮士們組團前來定居,甚至一度成為嬉皮士愛好者的避風港。

John Villani在指南中寫道:凡是存在的文化,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紳士文化滿足紳士人群,但嬉皮士也同樣滿足了需要它的年輕人。

這段話被小鎮移民者當成嬉皮士的“聖經”,首批移民者早已白髮蒼蒼,卻依舊將嬉皮士當成一生最不可或缺的文化。在這個總人口不過萬的小鎮行走,隨時都能看到成批成團的愛好者們,在各種場合大唱大跳嬉皮士風格的舞蹈和歌曲,到處都是奇裝異服人士,腦洞不夠大的人是真的會被嚇。

2000年後,納爾遜鎮被列為加拿大首批文化藝術城鎮加以開發旅遊業,以加拿大以及美洲百佳藝術鎮之首的招牌,吸引了大量藝術文化名人定居,一度導緻小鎮房價飆升數十倍,幾乎是一夜之間冒出了近百家酒店旅館,三百多家咖啡館餐廳...

曾經歷盡排斥的移民者們也享受到了“躺著收租金”的樂趣,街頭隨處可見這些老頭老太聚在一起,一杯咖啡一下午。

小鎮能被遊客看上也絕非偶然,移民者們極其反對採伐林木,甚至因此與木材公司幾次在法庭上針鋒相對,最終結果是他們贏了,小鎮的森林與植被覆蓋率在短短二十年間躍居加拿大榜首,為旅遊小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每年舉行的森林探秘與戶外活動,都能吸引到數万遊客參加。

團結的力量無窮大,在納爾遜小鎮表現的淋漓盡致。鎮上唯一一家大型超市是全鎮居民的共同產業,近萬人平攤股權,導致外來零售企業壓根站不住腳,沃爾瑪加拿大區總裁考察過小鎮後說:這簡直是瘋狂的小鎮,從未見過如此團結的群體。

納爾遜周圍環繞著山脈、湖泊與河流,是一處可盡享運動生活的地方。貝克街更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文化遺產建築一條街,遍布著眾多藝術畫廊和工藝品店,一年中的大部時間裡都有街頭音樂人在這裡傾情獻演。

到了冬季,活動的重心轉移到以深厚的香檳粉雪而聞名的社區滑雪場,人們紛紛移師至懷特沃特滑雪度假村,最受歡迎的還是一年一度的庫特尼寒煙粉雪節,以野外滑雪和單板滑雪與新聞攝影比賽相結合的形式盡情狂歡,是個不可錯過的加拿大旅行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