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台北搭計程車到桃園機場,因為提前一天跟司機約好,第二天出發時,他早已在樓下等候。司機很客氣,幫我拿行李,上車後我倆一路聊了起來。

我們天南海北的亂侃,他車裡放著Katy Perry的勁爆音樂,當天路況很好,沿著省道一路狂飆。我問他相較馬政府時期,現在的陸客來的少了,生意有無影響?

他苦笑:“那是一定的啦,其實何必呢”。言談間流露著些對兩岸現狀的些許無奈。

“你之前來過台灣嗎,這次來玩還是工作,去了哪些地方?”

“來玩,慈湖、碧潭空軍公墓、圓山忠烈祠......” 我跟他分享這幾天的行程。他說這些地方台灣一般人不會去了,我猜比起他接觸過的陸客,本人一定也算個奇葩。

我們也聊音樂,我喜歡蘇來、陳明韶、李建復、王夢麟,我說為了木棉道,還專門跑去羅斯福路,民歌40年演唱會,我就在台北小巨蛋,哼著黃仲昆的《牽掛》 、南方二重唱的《相知相守》,這些旋律穿越時空,讓人感動,當時身邊都是一群四、五年級生,唯我有些另類。

“你好酷喔,幾歲啊”。問過後得知,我比他還小,他這個世代早已不聽那些歌,禮失求諸野,我告訴他,幾年前民歌演唱會在對岸也有辦,每場爆滿、萬人空巷,現在喜歡的反倒是大陸人多。

話匣子打開了,我們彼此完全沒有拘束感,他直接問:“台灣這幾個'總統'你覺得哪個最好。”

“蔣經國先生吧。”在台灣遇到的每個人,無論本省還是外省,對他的肯定好像已成共識。我說他當年在贛南就做的不錯,後來把這些經驗移植到台灣,十大建設、開放民主,讓這裡變成錢淹腳的地方,80年代,韓國人口中的中國,就是台灣.. .....

司機連連點頭,竟又主動跟我聊起陳水扁,那一周的民進黨全代會赦扁新聞炒得正熱。他說:我們台灣人也沒想把阿扁關到死啊,但A了這麼多錢起碼有個道歉吧,現在一副受害者的姿態讓人很難接受。”只言片語中,對陳水扁的怒其不爭或許是他此刻心境的表達。

“現在也不是兩蔣時代, 200萬台灣人在大陸,怎麼可能有戰爭,既然大家都想賺錢,還有什麼可打的呢?

“說得好,吃飯皇帝大嘛”

車開了1個多小時,終於到了桃園機場,幫我拿下行李,他說“加個微信吧,下次來別找酒店約車了,直接找我還便宜”。

“一定,一定”。我向他致謝道別。 

這一路我們聊得開心,哪怕成長背景、個人經歷南轅北轍。其實,比起有些時候別有用心者出於政治目的誇大的兩岸差異,大家都想過好日子才是王道。試想:假如有一天你在南極,還會分本省、外省或大陸、台灣嗎?相較那些誤解和歧見,誰不想賺錢?以此論之,不就是命運共同體?如同我和這位計程車司機,他為生計、我為時間,大家各取所需,怎麼可能吵架呢?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