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了一段視頻,讓無數當了爹媽的人看不下去了。視頻裡面一個12歲的小男孩因為弄壞了茶館裡面的物品,想讓媽媽替他賠償。

之後媽媽教育他,可是孩子當場竟然對媽媽動起手來,雙手死死掐住了媽媽的脖子!

媽媽的同伴見狀上前阻攔,媽媽也趁機用筷子狠狠打了孩子兩下。

本以為兩人已經被分開,可是沒想到隨後母親又和孩子扭打成一團。雙方互不相讓。

建議在wifi環境下播放

每個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孩子,但愛不是盲目的。身為老師,也是孩子的爸爸,我不得不承認:管教孩子是有“關鍵期”的,爸媽可要抓住關鍵期,用對方法,施以矯正。

那個沒有被好好管教過的孩子

一次同學聚會,一位女同學帶著10歲的兒子一起來,大家都和這對母子打招呼,尤其是很多同學都喜歡逗孩子,找個特點誇一下孩子,表示一下同學之間並不見外。

但是,那孩子卻只顧著低頭玩手機,一臉的冷漠,媽媽只好笑笑,佯裝訓斥一句,就隨孩子去了。

酒席開始了,那孩子突然來了熱情:嚷嚷著要吃肉。媽媽尷尬地笑笑,說這孩子怎麼這樣,在座的都沒動筷呢,不懂規矩。

同學們客氣道:孩子嘛,想吃就吃,不必拘束。

結果,這孩子馬上站起來,開始把幾盤肉往自己的盤子裡劃拉,一桌子人就看他把幾盤主菜翻騰得一片狼藉。

媽媽眼見孩子很不像話,訓斥孩子,結果令人瞠目結舌……

孩子站起來,指著媽媽大叫:“你算什麼東西?我想吃就吃。”說這話的時候,孩子一臉蠻橫,眼裡滿是馴服他人的表情。

這種情況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場面有點尷尬。估計這孩子是平時被慣壞了。

媽媽只好邊道歉,邊站起來把孩子拉到一邊。孩子就各種耍賴,大家只好裝作看不見。尷尬的媽媽沒坐多久就帶著兒子提前離開了,並留下了一句話:“唉,不好意思哈,其實吧,我們平時的相處都隨意慣了,跟朋友一樣。”

這位同學走後,剩下的幾位同學開始議論紛紛熊孩子的家教問題。估計,這位女同學以後再見同學們會很難為情。

並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和孩子用朋友的方式解決

我樓下一鄰居簡媽媽因為工作地點變動,上班路線有所改動,不再經過孩子的幼兒園。考慮到早上送孩子進幼兒園問題:如果先送孩子到原來的幼兒園再去上班,就需要多花費50分鐘,於是簡媽媽跟孩子商量,“是不是可以換個幼兒園”?沒想到家裡5歲的孩子嘟著小嘴反對,原因是現在的幼兒園裡有他一個很喜歡的小朋友。

在多次和孩子商量不成的情況下,這個媽媽依從了孩子,做出了不換幼兒園的決定。但是很快她就吃不消了,她每天不但要提前50分鐘出門送孩子,而且下午還要想盡辦法提前下班去接孩子,經常不得不請幼兒園的老師延長下班時間幫忙多看孩子一會兒。

其實,這整個和孩子協商的過程的確很民主了,是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意見,但結果卻給整個家庭生活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和“潛在的”危險:媽媽不得不路上開快車,孩子不得不經常一個人留在幼兒園,老師因她的孩子經常晚下班而有怨言等等。

5歲孩子的決定,只是依照他們自身的意願,很難考慮整個家庭的因素,也更難站在他人角度理解事情。所以,有些特殊時候根本不能以孩子的意見為主。

再比如文章開頭的那位同學,孩子之所以表現的很無禮,與在家的習慣息息相關,有哪些規矩一定要遵守,哪些是父母的底線問題等等,但是絕對不能用“朋友式”的方式來處理——打不了罵不了懲戒不了,其結果必然是——培養出缺乏規則意識、缺乏有教養的孩子。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伸出朋友援助之手

隔壁班級裡的故事。

小果,是一個天生敏感膽小的孩子,做事情總是畏縮不前。老師鼓勵孩子們積極發言,但即便是小果知道答案也不敢舉手,老師主動叫她發言時,她的聲音低得也只有自己能聽見。

不僅在課堂上如此,平常裡說話,她也不敢大聲,課余也不敢與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小果在別人眼中是一個有問題的孩子。

之後,老師把情況反饋給小果的父母後,他們並沒有因為孩子膽小而責怪她,而是開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並放下父母的權威姿態,經常與小果一起玩耍、做游戲,用朋友的方式鼓勵她,用各種方式激發小果去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

一段時間之後,小果敢與別的孩子一起做游戲了,也能在上課時主動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她的改變,連老師和同學都大吃一驚。

孩子有困難有問題,父母需要摒棄權威,為了幫助孩子克服困難,與孩子像朋友似的交流。要不要做朋友?要什麼時候做朋友?這個分寸要把握。

好父母和孩子都要有界限感

“父母要和孩子做朋友”,估計這話大家的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我們小時候羨慕身邊那些爸媽把孩子當朋友的同學。

現在我們也為人父母了,也誓言要用民主的家教模式,小錯也不必嚴格。豈料,正是對小事的放縱,孩子逐漸養成了壞習慣。當家長意識到問題嚴重時,孩子已經習慣成自然,再改,困難重重。

平等地對待,朋友式地相處,曾經我們家長以科學民主的親子模式引以為傲。殊不知,無原則的平等,無邊界的相處,過分的寬容,不但讓家庭秩序出現錯亂,還喪失了家長必要的權威性,讓孩子錯過了家庭管教的關鍵期。

父母和孩子要有界限感,就是在各自的邊界裡做好各自的事情。守住父母邊界,幫助孩子確立規則意識,這才是對孩子未來最大的負責。

如果我們只強調朋友式教育,而疏於對孩子的管教,結果就是造就一個不尊重權威、沒規矩、沒教養、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孩子,以後在學校和職場都會受更大更多的打擊。

父母管教的兩個關鍵期

法國兒童教育專家馬克·雷諾研究特別指出,兒童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樹立家長的權威,善於向孩子的“任性”說“不”。因為有時候,孩子並不知道什麼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而教導他們分辨是非則是父母的責任。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初的時間特別依賴父母,以父母為權威,這是父母管教的關鍵期。

我們所熟知的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相對意義上的關鍵期。

三歲:

正是孩子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這是孩子踏入社會的第一步,他們必須學會怎麼面對一群和自己同齡的小夥伴,怎麼面對周圍是陌生人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裡,孩子開始思考、適應,獨立意識的覺醒也讓他們開始學會調整行為方式,這時候是管教的第一個關鍵期。

管教得當,那麼將收獲一個聰明、有規則意識的乖寶寶;管教失當,孩子將會變成自私、任性、招人嫌的“熊孩子”。

七歲:

孩子正在一年級,是孩子深入社會的第二步,從此要告別無憂無慮的玩耍年紀。孩子的行為和學習,都有了考核和對比標准,孩子對此也會有全新的認識。

家長如果利用這個管教的第二關鍵期,轉變培育孩子的方式,幫孩子養成好習慣,那麼孩子會更快地適應小學生活,從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

相反,這時候的孩子缺乏管教,壞習慣一旦形成,再去糾正,那將是一件非常麻煩而且成功率很低的事情。

7歲以後:

孩子心智逐漸成熟,需要父母更多成人式的尊重,因為他們更多地需要是思想上的指導,朋友式的鼓勵與支持。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依然採用管教方式教育孩子,就會遇到孩子叛逆和對抗,這是父母錯過了管教關鍵期,或者此前管教方法不對。我們見到的青春期逆反、對抗、離家出走,大多是這種情況。

最後,引用龍應台的一段話:在黃金時期內幫助孩子做好面對未來的准備,珍惜老天爺賜給我的這份甜蜜禮物,並希望我在將來不要面對嘆氣、搖頭與後悔!而那時,孩子會因我充分利用了“有效期限”而成長為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