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群眾生活面

佛法的誕生源於對人生不完美的認知以及追求生命中「止於至善」「完美無疵」的目標。正因如此,佛法的存在是無法離開現實生活與廣大群眾的。

由於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人、事、時、地、物,皆是佛法滋生、成長、茁壯的沃土,所以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就必然有佛法的存在。然而,人是群居的動物,倘若人際關係處理不當,在生活中由外來的人事是非、時局變遷所造成的煩惱,自然難以避免。因此,一位行者所追求之十全十美的目標,理應包括三部份:

(一)本人應達完美無缺的地步。
(二)其環境世間亦應達富、樂、美的無缺地步。
(三)其眷屬人等亦應趨向真、善、美、聖的目標。

是故,在大乘佛教中,特別著重於消除群眾共同遭遇的苦,而關懷社會、關懷眾生與關懷自然,也就成為其基本教義。尤其是當社會動亂,人心浮動不安之際,凡是有擔當的大行者,理當挺身而出為社會與群眾來化解天災人禍,這才是真正的菩薩行。

然而,大乘佛教的弘揚傳布是以中國為主,因此,這兒有必要談談中國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我們知道:佛教傳入中國,經千餘年的融冶,展現出不同於印度佛教的風貌。因此,中國大乘佛教自有其獨特之處。
中國佛教思想是融合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使命感思想、佛教追求覺悟的訓練方法、永不止息的菩薩道,以及「止於至善」的佛果境界,才能發展出「以生生不息的菩薩行來追求究竟覺悟」的大乘佛法。尤以《華嚴經》的「普賢行願」最契合中國人的根器,及此一時代的需要。因此以行菩薩行而至於克證佛果的觀念及修學方式、目標,就成了中國大乘佛教的特色。而在這之中,還可分三層次說明:

一、 就目的論而言,每一行人皆肩負著令一切眾生與我同成正覺的使命。
二、 就方法論而言,在成佛與度眾生之間,若有衝突時,以度眾生先成佛為前提。是故,大乘的菩薩精神號召即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三、 就本體論而言,則是強調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總而言之,中國大乘佛教是一種應用智慧的悟性之學。它以生活中一切事相為修行對象,以群眾的相處為修行場所,以開闊光明的心胸建立起完全正確的人生觀,更以動態的修學歷練出行者成熟活潑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