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我們的家長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會讓孩子餓著、凍著,對孩子的照顧往往比照顧自己更加精細、更加重視,很多家長甚至寧願自己生病也不願意孩子生病。
武漢的一個媽媽,一直認為孩子就得“吃飽穿暖”,她的孩子一年四季都比其他孩子要穿得厚、吃得多。但讓她一直覺得困惑的是,孩子的生長發育方面並沒有比其他孩子好很多,相反,一到換季的時候,更容易生病,孩子平時也總喊肚子疼,經常便秘或者腹瀉。
俗話說:“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其實,這個媽媽就是典型的喂養過度、照顧過頭。孩子一旦吃多了、捂狠了,這樣都會很容易生病。
今天我們請到了北京中醫藥大學兒科博士、兒童中醫養生保健專家——夏桂選老師,來跟我們講講,“想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這句話應該怎麼來理解。
孩子飲食,需要三分飢
就中醫臨床來看,孩子吃多了引起的疾病還是比較多見的。經常我們過了一個假期,比如國慶、春節後,就有很多孩子就來看病,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吃多了引起了消化不良、腸胃不適,甚至食積而引起的發燒的情況也特別多見。
有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小女孩,2歲了,體重接近40斤,超過該年齡段標准體重10斤多,卻經常性嘔吐、便秘和腹瀉,到當地兒童醫院檢查脾、胃等各消化器官都正常,只是血脂和膽固醇有些高。按理說,孩子長得胖,說明吸收好,消化系統應該很好才對,怎麼總是會出現一些消化系統的疾病症狀呢?
後來經過詳細了解,才找到了問題的症結所在:小女孩之所以會出現嘔吐、便秘和腹瀉等症狀,與她每餐吃得過飽有關。因為沒有經驗,她父母是總認為“吃飽總比餓肚子好”,所以為了不讓孩子餓著,媽媽每次都讓孩子盡量吃的飽飽的。
其實,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如果每餐讓孩子吃的太飽,很容易讓孩子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
嘔吐:嬰幼兒的胃不像成人那樣呈垂直位,而是處於橫位或半橫位。平時正常喂養之後,為了避免寶寶嘔吐,小嬰兒需要拍咯,使胃內空氣排出來;大一些的孩子也不能馬上就睡覺或休息,要稍微站立或者運動一會。如果寶寶吃得太飽,胃內食物過多,又脹氣,就很容易出現嘔吐的症狀。
便秘和腹瀉:吃得太飽容易加重小兒胃腸道的負擔,使脾胃運化失調,過多的食物不能被消化和吸收掉,從而容易出現腹脹、腹痛、便秘、腹瀉等問題。
心率加快或心律失常:吃得過飽會刺激胃腸道的血液供給加強,從而增加心髒的負擔。
身材矮小:人在飢餓狀態下,會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可刺激兒童骨骼生長。所以不能讓孩子吃得過飽,否則會阻止生長激素分泌,孩子長不高。
影響智力發育:孩子吃得過飽,會造成腦缺血,因為此時胃腸裡血液供給增多,而腦部相對處於缺血狀態,腦部需要的養料和氧氣供給相對減少,這就會影響到腦的發育,從而引起孩子智力發育障礙。
中醫裡所說的“小兒三分飢”,並不是不讓孩子吃飽,而是不要讓孩子吃得過飽,每餐七分飽就足夠了。因為小兒脾胃運化功能不好,雖然需要水谷精微的營養,卻不能多吃,吃多後反而容易出現食積等各種消化系統疾病。
孩子穿衣,需要三分寒
很多家長同樣會有這種觀念,就怕孩子受涼感冒,所以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給孩子多穿一點。但孩子跟大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孩子總是在不斷地運動當中,很少有停下來的時候。而大人可能有靜有動,更多的時候是不願意動,只想坐在一個地方。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見,很多孩子都是裹得嚴嚴實實的,稍微一動,就是一頭汗,其實這種做法是有很大的弊端的:
首先,衣服穿得多,小孩稍動就會出汗,汗液難以揮發,很容易誘發濕疹、汗斑等一些皮膚病。
孩子出汗多會導致貼身衣服汗濕,加快其體表熱量的散失,還會大大影響人體調節體溫的能力,從而也就出現了為何孩子衣服穿得多,反而四肢冰涼的現象。
孩子出汗以後毛孔是張開的,如果稍微一吹風,反倒容易受風寒、受涼,所以原來是想讓孩子多穿一點不要著涼,結果反倒讓他們更加容易著涼生病。
衣服穿得多的孩子四肢活動也會受限,血液循環相對減慢,身體本身產生的熱量大大減少,對外界冷空氣的抵抗能力也隨之降低,體質也會越來越差,最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其實,小孩衣服到底要怎麼穿,可以拿大人來做比較。因為孩子基礎體溫要比成人稍高,所以,我們可以給小孩穿跟大人一樣多的衣服,或者在天冷的時候多加一件不太厚的貼身內衣來禦寒就夠了。也可以用手試試孩子後背的溫度,只要溫暖無汗就行。
之所以說“小兒三分寒”,說的就是要讓孩子的皮膚、呼吸道等“第一道防禦門戶”接觸到外界的環境,盡快適應外界環境的氣候變化及寒冷刺激,逐漸提高其禦寒能力,進而提高體溫調節中樞的調節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孩子抵抗力、減少患病幾率的作用。
最後要說的是:
自古以來,醫學家們就提醒我們的家長,要讓孩子少吃一點,少穿一點,保持三分飢和寒。這些俗話也是有科學道理的,從長期調養孩子健康的角度來講,我們在這方面還是要多加註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