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分享 分享到twitter  

網友Faudzy星期一在臉書發文表示,上周六(11月18日)他帶著家人和未來親家到一家位於吉隆坡安邦路的扁擔飯(Nasi Kandar)餐廳用餐,但沒想到四碗咖喱魚頭竟然要價RM600。

“其他食物和飲料的價格都還算合理,唯獨咖喱魚頭一碗150令吉,這個收費太過分了。結果這一餐花了我將近1000令吉!”

據Faudzy表示,這其實不是第一次在該餐廳吃咖喱魚頭,過去一碗了不起價格在50-80令吉之間。

“我沒有仔細看菜單,因為我大概知道價錢多少,但這一次看到這咖喱魚頭的價格,真的嚇了我一跳”

“我要求收銀員解釋為何那麼貴,對方說咖喱魚頭的價格取決與魚頭的大小”

收銀員:如果魚頭大的,那價格會介於120 – 150之間,小的話則是60 – 80之間。

但網民仍然無法接受這樣的理由,不過他並沒有打算就此事向相關部門投訴。

“我還是一樣付了錢,因為已經吃下去了,總不能不付錢。但我要提醒他人,無論到任何餐館用餐前,都要先仔細看價格,特別是你要吃咖喱魚頭的時候”

Faudzy也說,餐廳老闆有義務讓店員告訴顧客咖喱魚頭不同大小的價格,而不是讓顧客付賬時,才發現吃貴了!


咖哩魚頭馬來西亞的咖哩海鮮食品[1][2],早於英國統治馬來半島時期已成為當地的特色美食。印度人在英國的統治下,遷入同樣是英國殖民地的馬來半島,印度人把咖哩烹調手法引入馬來亞,由於當地馬來人和印度人在殖民統治下,地位遠低於英國統治者,所以普遍窮困,因為魚頭比整條魚便宜,因此當地人便結合咖哩的烹調方法,把便宜的魚頭製作為咖哩魚頭。

作法[編輯]

咖哩魚頭的做法是以體型較大的魚類頭部,用咖哩醬汁燜煮魚頭,並加入少許茄子、羊角豆熬煮入味,一般配白飯或印度拋餅食用。

起源[編輯]

咖哩魚頭原是印度東部孟加拉地區的菜式,當地盛產海鮮魚類,所以用咖哩結合海鮮的烹調手法早已存在。當印度人隨英國人移居馬來半島後,由於不少印度新移民收入低微,未能買起整條魚烹調咖哩菜式。因為魚頭並無太多可供食用的魚肉,而且又多骨,所以被割下的魚頭價格相對便宜,於是印度移民便購買魚頭烹調咖哩,這種廉價的咖哩菜式很快又被馬來人仿效,並加入馬來半島盛產的椰漿,成為具有馬來西亞特色的咖哩菜式,這道咖哩菜式也在當地華人普及,其後更流傳到新加坡等地[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