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高脂血症、脂肪肝患者過著戒「葷」忌「油」的「素食生活」,三餐以外,餓了就拿餅乾、堅果等充當點心,一段時間後複查血脂還是高、脂肪肝也沒有緩解,感到非常困惑。吃素,究竟能不能降血脂?吃素,怎麼吃才是合理營養呢?


很多人認為,素食肯定有利於改善血脂異常。但實際上膽固醇的來源三分之一是由食物生成,三分之二由體內自身合成。由於影響血脂合成和代謝的因素相當複雜,尤其是機體內已經出現胰島素抵抗、脂肪代謝紊亂的患者,只控制肉類的攝入,未必能改善血脂異常。

普遍認為,只要不吃肉,控制烹調油,血脂就會降下來,脂肪肝就會被逆轉。然而,為了耐飢,碳水化合物和堅果食物攝入過多,導致能量過剩,體內多餘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脂肪在體內蓄積,再度影響到血脂。

人體能量平衡很重要,如果打破了平衡,健康就會受到一定影響。

例如,長期攝入總能量過高,導致身體肥胖,肥胖是機體脂肪代謝紊亂的直接原因,最終會導致高血脂。素食雖然脂肪含量不高,但如果進食過多,而活動量又少,同樣會導致總能量超過機體需要,最終導致肥胖。

素食與「健康無憂的食物」之間,不能簡單粗暴地畫一個等號。同樣的,素食也不等於「能量低的食物」。

素食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這主要是由於素食含有較低含量的膽固醇、飽和脂肪酸、總脂肪酸以及鈉鹽等,有較多的膳食纖維、鎂離子、維生素C、E等,機體消化、吸收轉化為膽固醇的量也相應降低,且素食食物含有較多的植物化學物如多酚、類黃酮等具有抑制膽固醇吸收與合成的作用。

素食是指不包含畜、禽、魚、蝦等動物性食物的膳食模式。以穀物、雜豆、大豆及製品、蔬菜等為主,該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植物化合物等,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

研究顯示,素食可以降低血脂異常、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風險。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採用素食飲食。根據不同的膳食組成,素食分為全素、蛋素、奶素、蛋奶素等,每種素食又有其各自的膳食特點。

素食者膳食除補充蛋奶外,也應遵循《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

①以穀類為主,食物多樣。每日攝入的食物種類多於12種,每周不少於25種。每日攝入穀類250~400克,其中全穀類占穀類食物的1/2。

②增加大豆及其製品的攝入,保證每日蛋白質來源。每天攝取大豆50~80克,這也有利於發揮谷豆類蛋白質互補作用,提高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同時,注意選用發酵豆製品,每日10~15克的發酵豆製品(如腐乳),以獲得維生素B12的膳食來源。

③常吃堅果、海藻和菌菇。堅果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鈣等,是素食者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等的良好補充;海藻中則含有較多的n-3多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礦物質。

④蔬菜、水果應充足。

⑤合理選擇烹調油,素食者易缺乏n-3多不飽和脂肪酸,可選擇富含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紫蘇油、亞麻籽油、菜籽油等。

素食有益健康,但不要盲從。素食者應在營養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飲食,做到食物多樣,營養均衡,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痼疾也將迎刃而解。